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进出口企业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人民币小幅升值预期逐步形成,对未来人民币升值幅度预期收敛。
结果还显示,企业已经逐步适应人民币汇率的有管理浮动,汇改没有对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形成冲击。
央行此次调查范围为进出口总额居前的18个省市的1100家企业,覆盖18个行业,样本企业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额的12.6%。调查时间从2005年8月至2006年底。
结果显示,企业对人民币升值预期逐步形成,并趋向稳定。2006年第四季度预期人民币升值的企业比例达到76%左右,在预期升值的企业中,预期未来6个月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在3%以下的企业比例呈上升趋势,而预期升值幅度超过3%的企业比例呈下降趋势,企业对未来人民币升值幅度预期收敛。
调查发现,汇率变化并非影响企业进出口的最主要原因。对出口影响最大的前四个因素依次为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母公司经营决策、企业产品价格变化和汇率变化,其中只有7%的企业认为汇率变动是影响企业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而且认为汇率变化是影响企业进口的主要因素的企业比例从2005年底的6%进一步下降到2006年底的4%。
调查还发现,汇率变化不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对就业影响最大的前三个因素依次是企业发展前景、企业销售收入变化和企业管理水平的变化。选择汇率变化影响就业主要因素的企业比例不到1%,仅排在第九位。
不过,不同行业受汇率波动影响不同,锯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食品饮料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纺织服装制造业受汇率波动影响较大;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机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受汇率波动影响较弱。
汇改还促进企业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在生产方面选择“转移生产基地到成本更低的国家/地区”企业较少,仅占调查企业的3%;企业还积极尝试使用金融工具来规避汇率风险,比如远期结售汇、改变贸易结算方式和贸易融资等,而采用外汇掉期、境外NDF等衍生金融工具来规避汇率风险的企业比例上升至6%和2%左右。此外,努力提高出口议价能力也是企业消化升值压力的手段,2006年四季度,中国出口议价能力较强的企业比例为42.6%,而基本没有议价能力的企业比例下降至9.9%。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