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似乎是当下食品和农副产品的共性。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全国36个大中城市46种重要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监测结果,显示5月份与上月份相比,价格上涨的有22种,主要是猪肉、鸡蛋、花生油等食品价格。
物价,特别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副食品价格的高涨,直接影响着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自然备受关注。
因而,不论从哪个层面来考虑,物价的普遍性上涨都值得政府部门的警惕。事实上,从温家宝总理专程到陕西对猪肉价格和生产、供应情况进行调研,到商务部表示必要时会动用国家储备肉稳定猪肉市场,再到民政部下发通知要求确保低保家庭生活水平不因副食品涨价而降低,都体现了政府自上而下的民生关怀和应急对策。也正是有了这些具体行动和措施所传达出来的明确信息,才让民众在肉蛋油的上涨面前保持着相当的理性,并没有产生任何恐慌性谣言和失序。
但仅有这些临时的应急措施显然不够,要想解决物价轮涨所带来的压力,政府必须一方面以“肉补”、“蛋补”、“油补”等贴补困难群体,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引导经济均衡发展,以社会的公平性分配来提高中低收入者的社会购买力。
表面上看,短时间内物价的上涨可能缘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失衡,但实际上它反映的是经济领域的流动性过剩和发展过热。在民间财富投资结构性失调的背景下,市场上各种物资供应就会出现紧张,价格自然就会上涨。因而,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只不过是整个社会产品价格上涨中的一个环节。
这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社会现象——部分产品的价格大幅上涨,而大多数国民的购买力并没有相应提高,于是富者越富,穷者越穷。表现在农副产品的涨价上更是如此,肉蛋油的涨价对富人的生活影响不大,而城市低保者和农民却感到负担沉重。
问题出在哪里?一是流动性过剩所表现出来的市场失衡,二是社会分配领域的不均。
平抑物价等临时性措施固然重要,但终究不是解决物价上涨的根本良方,因为从长远来看,农副产品的涨价是个大趋势,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只要我们具有一个良好的商品流通机制和价格传输体制,农民最终就会从肉蛋油价的上涨中受益。那么破解物价上涨压力的关键就在于以均衡的社会分配来整体提高国民的购买力,让国民真正富起来,涨工资、国家增加对教育、医疗等行业的投入,都是措施之一。
物价问题,说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也不为过。面对肉蛋油等农副产品价格轮涨的势头,政府一面要尽力将其控制在社会可承受范围内,一面还要从源头上保护农民养殖户的利益,表面看似两难选择,实质上都是呵护民生。但再大的民生难题也要面对,因为它是政府不能回避的责任。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