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姜建清新闻)昨日在该行2006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工行将进一步采取多元化经营,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开展租赁、资产管理、信托、保险业务等等,并在强大的国内业务基础上,向全球业务发展。
姜建清称,工行拥有中国最多的公司客户和最大的公司银行业务规模。这些都是工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重要客户基础。工行今后将把公司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逐步结合,把投资银行业务做大做强。
此外,中小企业信贷、包括信用卡、按揭贷款等在内的零售业务也将是今后工行的战略重点。
力推财富管理
工行行长杨凯生表示,在工行的1亿8000多万客户中,有1700万的客户掌握着上述客户中在工行的近70%的金融资产。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客户群体,工行将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发展贵宾理财。“我们的目标是做中国第一零售银行,”杨凯生说。
两位高管透露,工行将在理财市场方面采取更多动作。作为例证,姜建清介绍说,去年工行全年发售了4300多亿元理财产品,而今年一季度就达到了3900多亿元。
姜建清同时表示,工行已经计划增加1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并准备用三年的时间建立3000家贵宾理财中心。今年第一季度已经建立了逾300家,计划今年底前建成1000家。
暂无意在港发人民币债券
姜建清表示,工商银行在内地的人民币资金来源充足,加上贷存比率较低只有约57%,因此暂时没有计划赴港发人民币债券。但他同时透露,公司海外业务旗舰公司工银亚洲旗下内的华商银行有意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工银亚洲行政总裁朱琦昨日在股东会议上介绍,华商银行已经获得银监会批准开展人民币业务,在内地的人民币业务发展很快,因此计划在香港发人民币债券。
利率调整对银行影响甚微
姜建清表示,央行上一轮利率调整是不对称的,对银行息差构成一定程度的收窄,不过,该行采取贷款结构的调整,例如积极发展个人及中小企贷款,及在货币及资金市场的运作获利,抵销息率变动的影响,因此上一轮加息等宏调政策对该行盈利的影响很小。
在海外业务方面,姜建清表示,随着中国企业的走出去,工行也希望加快国际化进程。姜建清透露,收购印尼HALIM INDONESIA已经获得双方监管机构的批准,收购事项正在进行,同时银行在美国提出了设立分支机构的申请,在俄罗斯也申报了分支机构。
姜建清还表示,随着人民币在周边市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工行力争成为人民币的做市商。他透露,目前工行总行正在筹建一个能够容纳1000多个交易员的交易室,为此进行准备。
■现场新闻
姜建清赞股东有“研究精神”
□本报记者 谢晓冬
工行2006年股东大会年会北京会场设在了毗邻长安街的复兴门内大街55号的总行学术交流中心。宽阔的会议室布置的非常隆重,会议之前,一直播放着轻松的音乐。主席台几字型排列,中间则放了100多张桌椅,预备给参会的股东。在大厅的一侧,还预备了茶果。
出乎记者预料的是,在机构代表之外,许多个人股东一大早就到了现场,并进行登记准备提问。100多个座位在会议开始后几乎座无虚席。尽管彼此之间在开会前交流并不多,但会议进行到提问环节后,发言的个人股东提出的问题,其所反映出对工行了解之深入,对公司经营前景关注之迫切,令工行董事长姜建清不断地夸奖股东有研究精神。
一位北方工业大学的老师发问,为什么工行去年中间业务做的不错,也很有客户优势,但人均中间业务收入却不如另一家国有银行。对此,姜建清表示,与该银行相比,工行目前旗下尚无保险公司,不能像该银行一样,依据会计准则可以把保险的收入计入非利息收入里面。
“因此不能拿我们的单项和他们的全部比。”姜建清笑称。他表示,无论从中间业务收入的绝对额,还是从各可比单项中间业务收入与全部非利息收入占比来看,工商银行都是领先的。工行也会力争在这方面做到全国最好。
也有股东问,按市值算,工行在去年曾进入全球银行前三,但工行的业务主要局限在国内,这是否算是一种尴尬,工行在国际化战略方面,有何计划,有无收购目标?
姜建清回答称,从前四的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来看,他们的业务是全球的。但美国银行,其国内业务则占到了95%以上,因此不能用国内业务占比过高,来看待和评价一家银行。但他表示,工行今年在国际化方面,将会加快步伐。
而对于汇兑风险,姜建清表示,工行已将所有IPO资金和之前汇金公司注入美元资金进行了结汇。同时就部分资金做了掉期安排。
还有投资者问,工行今年会不会依据新会计准则,把固定资产的增值部分列入所有者权益,该行高管表示,要看最后的具体情况和董事会决议。对于股东的这些一系列的专业问题,姜建清直夸股东有“研究精神”。
“中国正在崛起,中国的神话刚刚开始。” 姜建清最后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给股东很好的回报,我们会好好为大家打工。”
机构投资者最关心工行新增贷款规模
□本报记者 谢晓冬
尽管工行去年的中间业务收入成为工行收入结构改善的一个重要亮色,在昨日举行的股东大会上,高管和个人投资者也普遍把焦点放在该行的战略远景和非利息业务方面,但多家机构代表还是向记者表示,他们最关心工行今年的新增贷款规模。
工行2006年的年报显示,去年工行各项贷款增加3416.18亿元,增长10.4%。其中来自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等优势行业的贷款以及收益率比较高的小企业贷款和个人贷款增长较快。但这一增速与股份制银行相比则要低很多。
“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重视非利息收入,而是因为现在贷款仍然是中资银行最为主要的赢利来源。”一位与会的机构股东研究部人士对记者说。他表示,去年工行股改上市,因此贷款规模得到控制。但即便在此情形下,工行仍通过贷款业务获得了近1900亿的利息收入。如果今年的增速有所增加,赢利前景势必进一步看好。
年报显示,去年工行净利息收入16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占营业净收入的91.2%。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