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江苏无锡数日前爆发水危机,于太湖污染而垂死的现状,是一番骇人警示。环水而居,到处是水,却无水可喝。无论怎样解释,都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极端反证。可现实无奈,就在当地政府紧急部署,舆论引导,甚至领导以喝水秀佐证此地无银时,央视镜头还拍下了当地企业依然我行我素,直接向太湖排污的证据。
太湖危机的另一面震荡来自高层。前日,国务院太湖水污染防治座谈会在无锡召开,总理温家宝对太湖治理作出了批示,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到会讲话,太湖治理的关键项目和时限安排,再一次得到高层重视和强调。一座400万居民的繁华城市,闹到无水可喝,当然是最大的政治,负责任的政府自然要安抚民众,化解危机。江苏省也迅速行动,决定制定太湖生态监测预警规划,建设太湖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网,建立太湖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平台。无锡当地的排污整治行动也迅速升级,政府气氛一时紧张。
这些危机中的政府行动自有逻辑。从“九五”(1996-2000)开始,太湖就是国家重点治理湖泊,迄今耗费资金上百亿,国家部委层面的治理规划与行动也不少,1998年底还由多部委联手,开展了“聚焦太湖零点行动”,宣布太湖全流域基本实现达标排放。太湖沦为劣五类水质,不是一两年的事。按说整治排污、生态监测之类的工作,不应该到今日才表态强调。但事实如此,要到败局露馅,危机当前,地方政府才风生水起,奋不顾身,这中间有多少应景之作,又有多少临场发挥,公众只有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其中还有当前公共问题的应激模式。那就是,非得到了事情恶化场面难看,群情激愤形成危机,一个空转无效的局面方能打破。以无锡水荒来看太湖污染的治理出路,尤其如是。地方政府对公共问题的木讷,对长远利益的漠然,对自身利益的固执,无不在太湖多年治理的名存实亡中落定。环境保护是明显的长远收益,难以兑现成现买现卖的政绩,这与当前政府工作机制的格格不入,已经鲜明无疑。然而,如果只有极端的环境灾难,才能改换地方政府的议程设置,只有长远收益恶化成当下危机,才能引发政治强调与官员重视,环保的前景可能相当悲观。
然而,环保义愤显然也无济于事。太湖危机藉无锡水荒,终于显得情势逼人,如同病患疮疤,终至化脓流血,新生的希望便热烈起来。此次高层再度强调,总理亲自批示,统筹散乱无序的治理局面,便有了政治动员与区域协调的可能。太湖的流域治理与区域统筹,涉及苏、浙、沪各省市及35个流域城市,政府职能亦为水利、环保、渔业、交通等条块分割,高层出面有利于建立统一协调的治理机制,将各自为政的治理局面与相互推诿的卸责行为收于一尊。这也不失为当前环保困境之下太湖治理的否极泰来。
太湖污染至今,小治理而大恶化。尽管如此,大的环保转机仍然难以期待。无锡水危机映照之下的太湖,在持续污染的失声状态中走到尽头,以一次城市水荒向恶性发展摊牌。这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生机。但无论如何,中国环境问题的呈现方式与重视方式,都已经严重倒置。现在预言太湖的否极泰来,还为时过早。因为危机仍未解除,诸多表态仍似当下的言不由衷,待舆论冷却,危机渡过,方知太湖安否。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