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屹 刘海民
    ST农化、PT渝钛白、*ST重实、ST合成……重庆的一批经营陷入困境甚至濒临破产的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步入一片新的天地。
    重组救活“濒危”公司
    重庆辖区传统产业和国企比重偏高,在股权分置时代,由于市场不规范,公司法人治理不完善,导致了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相当一批上市公司缺乏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从而使企业发展愈来愈显困难。在这样的一种情况面前,重庆市政府的态度很明确:重视和使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有效把这个平台用好。
    2005年底,重庆市政府决定对濒临退市的ST农化进行重组,选择了地方大化肥优势企业建峰总厂作为重组方,将原大股东农化集团的股权行政划转给建峰总厂,随后以创新方式结合股改对公司实施了整体资产置换,实现产业根本转型。重组后,公司迅速成为了一家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优良、具备良好发展空间的上市公司。2006年,公司实现主营收入97395万元,净利润8232万元,每股收益0.53元,成功摘掉了ST帽子。另一家公司宗申动力也类似,依托集团产业背景,通过重大资产置换,置入摩托车发动机生产经营性资产,从原轧钢行业进入重庆支柱产业摩托车制造领域,效益递增,连续三年每股收益超过0.50元。
    在对待行业有前景、产品有市场但历史负担较重的公司,则采取了先启动债务重组、减轻负担,再继续做大做强主业的办法。攀渝钛业(原PT渝钛白)的“翻身”就是在政府协调推动下,由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接盘,总计剥离出7.48亿元主要银行债务,使公司2000年财务费用比上年减少近8000万元,在连续4年亏损之后实现盈利并恢复上市。公司减轻债务负担后,进一步做强原先有市场潜力的“钛白粉”主营业务,收入和产量年年上升,2005年实现钛白粉主营收入4.25亿元,已比2000年重组当年翻番。
    西南合成的实际控制人重庆化医控股从对大股东合成总厂的债务问题入手,解决其4.2亿元占款,引入有资金实力的机构北大方正收购合成总厂,从而间接控制上市公司,并进一步对上市公司债务进行重组。以支付现金1.14亿元、承接银行债务1.1亿元两种方式,共清偿关联方欠款2.24亿元。债务包袱得以卸掉,企业现金流得以盘活,重组后,西南合成生产经营逐步走入正轨。
    “有形之手”扫除障碍
    重组使“濒危”公司起死回生的同时,重庆市对优势企业,则通过重组使股东结构更加合理,公司治理结构更加完善。2003年,重庆啤酒的控股股东重啤集团将5000万股国有法人股转让给苏格兰纽卡斯尔公司,打破了国有股一股独大局面,集团持股比例由原来的54%降低为35%,由绝对控股变为相对控股。通过引入外资股东以及外籍董事进入董事会,公司内部形成了良好的制衡机制和治理结构,公司业务也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经营业绩逐年上升。
    对于高危公司的重组,单纯依靠市场力量,显然无力回天。重庆市政府则伸出“有形之手”,发挥其在资源调配、行政效率上的优势,帮助扫除重组中的障碍。素有“金融市长”之称的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通过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这个平台,成功开创了“渝富重组模式”,成就了一个个成功重组的范例。
    在并购重组的进程中,重庆证监局很好地扮演了一个既监督又服务的角色,他们在认真当好政府参谋的同时,又积极维护市场秩序。近年来,他们采取措施,形成了并购重组监管与市场交易监管的联动机制。据统计,在重庆19家并购重组企业中,政府参与引导的8家,占42.11%。在并购重组中,政府注意引领企业提升档次,不断迈向战略性重组的高地。此外,他们还多次邀请相关财务顾问和审计机构做好尽职调查,防范“业绩包装”和“报表式”重组。“做好服务,当好参谋,这是我们的职责。”重庆证监局局长唐昌放表示。
    重庆资本市场
    大事记
    ●1997年10月22日,重庆市证券监督管理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
    ●1998 年3月~5月,完成对辖区内22家上市公司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形成了《重庆市上市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及22个研究子报告,此项工作走在全国同行前列。
    ●1998年4月29日,重庆市证券业协会经重庆市证管办批准正式成立。
    ●1998年9月,重庆市证券监督管理办公室改由中国证监会垂直管理,改称中国证监会重庆证券监管办事处。
    ●1999年12月23日,中国证监会核准西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开业。
    ●2000年11月30日,证监会审查通过重庆长江水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申请。
    ●2001年9月7日,重庆辖区全面推行上市公司监管责任制。
    ●2002年3月7日~8日,中国证监会在重庆召开2002年全国证券发行与上市公司监管工作会议。证监会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及36家派出机构主要负责人等出席了会议。
    ●2002年7月10日,迪马股份正式向二级市场配售发行股票2000万股。这是中国证监会实施发行核准制后,重庆通过的首家上市公司。
    ●2002年10月10日,西部首家基金管理公司———新世纪基金管理公司获证监会批准在重庆筹建。
    ●2003年7月16日,组织辖区内28家A、B股上市公司、5家拟上市公司和4家证券中介机构成立“重庆上市公司董事长协会”,这是国内首家上市公司董事长协会。
    ●2004年3月1日,中国证监会重庆直属办更名为中国证监会重庆监管局并正式挂牌。证监会任命唐昌放为重庆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
    ●2004年9月16日,重庆证监局、重庆银监局、重庆保监局三家监管机构正式签署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备忘录,形成“一会两机制”的协作方式,并召开第一次金融监管联席会议。
    ●2005年11月24日,朝华科技(集团)被中国证监会立案稽查。
    ●2005年12月12日,重庆证监局联合重庆市金融办、国资委召开重点上市公司股改工作会。
    ●2005年12月14日,辖区30家上市公司董事长联合提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公开承诺书”。
    ●2006年3月1日,重庆证监局召开辖区上市公司监管工作会议,专项部署上市公司清欠工作。
    ●2006年11月30日,重庆证监局组织辖区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参加中国证监会举办的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视频培训会议。
    ●2006年12月8日,重庆证监局联合重庆市政府金融办举办“重庆股票指数期货报告会 ”。
    ●2007年2月28日,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恢复发行新股后重庆市第一家上市企业,也是第一家 A+H 的上市公司。
    重庆上市公司N个“第一”
    第一批“老三家”上市公司:
    攀渝钛业、渝开发、西南药业
    第一家A+H上市公司:
    重庆钢铁
    第一家A+B上市公司:
    长安汽车
    第一家B股上市公司:
    建摩B
    第一家H股上市公司:
    庆铃汽车
    第一家中小板上市公司:
    华邦制药
    太极系:
    太极集团、桐君阁、西南药业
    西南合成:
    西南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基地
    华立药业:
    全球最大的青蒿素制造商
    涪陵电力:国内首家电网类上市公司
    中国嘉陵:重庆第一家摩托车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
    九龙电力: 重庆唯一的火电上市公司
    四维瓷业:中国第一家专业卫浴上市公司
    重庆路桥:中国首家专业从事城市桥梁经营管理和建设的上市公司
    迪马股份:国内第一家制造专用汽车的上市公司
    重庆港九:国内第一家长江内河港口上市公司
    三峡水利:重庆三峡库区第一家上市公司
    重庆百货:重庆唯一的商业上市公司
    ST渝万里:国内第一家铅酸蓄电池上市公司
    宗申动力:第一家本地企业异地重组的上市公司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