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财智人物

钱德勒:大公司论传道者

  钱德勒(Alfred Dupont Chandler,1918-2007)于5月9日以九十高龄仙逝(按照中国人的算法)。这位哈佛商学院的终身讲座教授,开创了商史研究A.C.(After Chandler)时代,或者,用其长期的同事、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麦克劳(Thomas K.McCraw)的说法,钱德勒的最大成就就是“把商史确立为独立而重要的学问领域”。

  成就钱德勒的必然和偶然

  钱德勒7岁那年,经商的父亲给了他一本适合小学六年级水平阅读的美国历史读本,据他后来回忆,他当时读了19遍,并且就在那时候,他决意成为一名历史学家。也许,美国历史读本还在钱德勒身上烙下爱国主义印记,无论是他后来在二战时服役五年,还是在战后受名记者李普曼的美国世纪之预言的鼓舞,包括编辑西奥多·罗斯福的书信集和帮助斯隆撰写《我在通用汽车公司的岁月》,都有所显示。这种美利坚情怀还体现在研究商史的问题意识上:现代大企业在美国的崛起如何得到最佳的解释?

  走进历史并做出独一无二贡献也许也要有点运气。26岁那年,他正苦恼于博士论文做什么之际,意外地发现了曾外公普尔(Henry Varnum Poor)留下的资料。这位普尔就是标准普尔公司的创办人,著名的19世纪铁路分析家。这批资料勾勒出美国近百家铁路公司的历史,包括促成它们发展的金融体系。正是基于对这段时期铁路业的一手资料的仔细分析,钱德勒看到了现代管理的产生,以及全国性的大企业需要全新的管理方式和新一代专业管理人员。这些材料成就了他的博士论文,后来演变成一部专著:《普尔:编辑、分析家和改革家》。尽管这部著作只不过是美国铁路业大公司的比较研究历史,但奠定了钱德勒的研究范式,那就是占据巨量而分散的资料,包括企业历史、公司档案、年度报表、贸易出版物和商业回忆录等,然后汇入一种前后一致的解释。其对工业变迁的思问方式也一直不变:在某一确定时间,事情曾是如何做的?后来又是如何做的?发生了什么导致了这种变化?

  钱德勒的运气还体现在他的姓名中的“杜邦”。他的母亲卡罗尔·钱德勒是杜邦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女儿,因其父过世而成为杜邦家族的被监护人。钱德勒去世前正在撰写他妻子的祖父拉姆赛(William Ramsay)的传记———正是拉姆赛帮助杜邦公司从一个家族企业转变成全球公司。由于这层关系,钱德勒与杜邦家族的人关系密切,使得他能够接触到杜邦公司的一手资料,而杜邦公司就是他的成名作《战略与结构:美国工业企业史上的篇章》所研究的四家公司之一。

  作为出色学者,受名师影响很重要。这里可以提提熊彼特。清华大学路风博士认为(见《世界经济》2001年第7期文章“从结构到组织能力:钱德勒的历史性贡献”),钱德勒为熊彼特建立的企业在推动经济变动方

  面发挥中心作用的理论框架提供了许多的实质内容。事实上,熊彼特对钱德勒有过直接影响。1948年,哈佛大学成立企业家历史研究中心。熊彼特在1950年去世前任该中心的高级研究员,而钱德勒和另一位后来成为伟大经济史学家的兰第斯(David Landes)则是该中心的成员。这个中心于1958年被关闭,但熊彼特的遗产长存。到20世纪70年代初,钱德勒和兰第斯又双双重返哈佛执教。

  钱德勒的真正的老师之一是大名鼎鼎的社会学家帕森斯(Talcott Parsons)。据麦克劳教授介绍,在哈佛大学读研期间,钱德勒在帕森斯的指导下进入了韦伯和涂尔干的著作以及整个历史社会学传统,这一经验引导钱德勒走向视野开阔而系统的概括方法,这种方法在当时的商史这一次级学科显得尤为需要。另外,钱德勒在研究中重视人员、结构、权力、科层和制度等因素也是受韦伯影响。

  运气和名师之外,关键是个人的品质。钱德勒以其不同一般的决心、精力和激情投身学术研究,所做工作已经成为宝贵的遗产(参见下面所附著述目录)。接任钱德勒教席的琼斯(Geoffrey G.Jones)评论说,“钱德勒是一位不同寻常的学者,他长达半个世纪的研究和著述施展出富有变革力的效应,影响所及远远不止于商史。尽管他以传统的历史学家开始其职业生涯,勤奋耕耘于档案之中,但是,他就企业发展和现代管理的兴起所提出的洞见是如此具有说服力,以致他已经成为对所有管理研究领域产生塑造力的主要人物”。

  麦克劳教授9年前出版的《根本的钱德勒:朝向大企业的一种历史理论的几篇论文》对钱德勒有准确的把握,他写道:“钱德勒最引人注目的品质,就是他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从没有表现出自命不凡。从他学术生涯的开始起,他的基本动机就是持久不变的和专心致志的知性好奇。即使历经好几十年之后,作为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依然葆有年轻的激动劲,对所阅读到的最新材料或发现的一片证据依然葆有纯粹的热情。在钱德勒身上,火热的研究激情从没熄灭过;在《规模与范围》、《战略与结构》和《看得见的手》,它们点亮了一道风景,假如是暗淡了,那也是在接受者那里才暗淡的。”

  关于那只“看得见的手”

  按常理,写文纪念过世之人,总要细细谈谈所纪念者的贡献,但上面提到的路风博士的文章已有相当好的总结(尽管写于约七年前),我这里还是按照自己的发散性的眼光聚焦于和我们相关的问题。尤其值得想想的是“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含义。

  我们都知道,钱德勒获得普利策奖的1978年名著《看得见的手:美国商界的管理者革命》书名中的“看得见的手”案例是相对于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在斯密那里,“看不见的手”指的是协调和配置经济资源的市场力量,而钱德勒通过历史研究所要论证的是,管理这只“看得见的手”取代了市场力量这只“看不见的手”,原因则是铁路和电报的出现。在制度层面就是,在20世纪中期,领薪水的经理所管理的多单元的、多功能的企业已经成为美国经济中最强大的力量。这种对比,似乎给人错觉,管理资本主义已经不是市场经济了,好像资本主义也进化到计划性质的社会主义了。显然,这肯定是误解,因为,美国一直是资本主义,从国家层面来说,美国根本没有计划这回事,有的只是提供善治的法律环境和政策导向。而钱德勒并没有否认市场对经济变迁的催化作用,用他自己的话说,“必须强调,新型经理式企业并没有取代市场而成为决定提供物品和服务的首要力量”。这里所谓的“看得见”,只意味着现代大公司及其管理者“推动了”创新和财富的创造,其背景依然是市场制度,当然,也是法治下的经营,与从国家层面进行的对企业的计划管理根本无关。

  明确这一点,也就可以明白,在我们国家,真正能够而且应该从钱德勒的概括中得到启发的,是在市场大海游泳的独立企业,尤其是家族企业和民营企业。如果它们要成为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中取得不凡功业的角儿,就应当在管理者的培养和引进,组织架构,新技术、研发、物流管理等方面长期投资。

  钱德勒的研究揭示出,管理者的资本主义的逻辑就在于企业的组织能力的发展。按照路风博士的提炼:“美国和德国超过英国的决定性因素并不仅仅是对物质资本的投资率,也不是政府、企业家个人品质或者文化等因素(虽然这些因素都起作用),而是支撑了纵向一体化大企业发展的专业管理和组织体系的发展。钱德勒所阐明的正是主流经济学的盲区:组织创新是‘技术’进步的组成部分,而对生产、分配和销售中的管理系统与结构的投资是总资本形成的组成部分。以管理结构为核心的组织体系如此重要,以至于钱德勒不认为技术本身是决定性的。英国人曾在炼钢和有机化工等领域掌握了领先的技术,但却是美国人和德国人通过三重投资所创造出来的大规模纵向一体化的企业组织获取了这些技术的经济收益。钱德勒早在《看得见的手》中就阐明了他的观点:生产率的潜力只有通过企业内部的组织过程才能被实现,而这个过程的核心是能够有效进行计划和行政协调的管理结构。”

  当然,组织中真正重要的是“走在一起的人”———他们的技能、知识和经验。

  “大”与“小”之争

  有一本书在中国有广泛的读者:舒马赫的《小的是美好的》。这本1973年问世的书在中国几经再版,几乎获得一致好评。显然,这部由英国人撰写的环境保护倾向的著作切中了许多人的怀旧情怀,也可以说是“浪漫派”的情怀。这里值得指出,这与大企业的成就没有冲突。就我们很容易理解的来说,小企业恰恰也是导致环境污染和伤及生命的罪魁祸首。我们这里的无数小煤矿和小钢铁厂,导致多少污染和人员伤亡?我们没有具体的比较数据,但是,可以预想的是:小煤矿和小钢铁厂导致的污染和事故应该是远远高于大型煤矿和大型钢铁厂的。

  大和小其实不是单纯的数量和空间概念。大的背后是对现代社会“分工”现实的应对。传统的产品,比如,布鞋,一个家庭作坊就可以满足一个自然村落的穿鞋需要(或者每户人家都能自己做)。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随着技术的发展,即使是一双鞋子,现代的生产方式可能包括上百道工序,也包括复杂的营销网络,只有多单元和多功能的“大”企业才能真正屹立于市场。

  “小”的理念其实应该从“局部的”灵活应变的能力和分工来理解。在一个信息爆炸和市场瞬息万变的时代,常规的、井井有条的、有规有矩的管理规程影响了企业的应变能力,所以,需要在纵横交错的结构和功能之外,在大企业之内,设立“小”的机制,比如,工作组,质量管理小组,等等。还有,随着通讯、物流、网络等技术的全面推广,传统的大而全的企业模式必然没有必要,外包成为必然,一个大企业的核心职员人数可以减少,但是,大企业的诸多管理方法和理念是依然十分重要的,比如,协调机制,标准化管理,整体战略,市场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整体概念的产品的研发,一样也不能少。

  大小不是空间概念,这尤其体现在企业内外边界的模糊和不那么重要。就以飞机和船舶制造来说。一家飞机制造公司可以是个总装厂,其所有构件和各种系统可能都是分包的,而分包商可能就是独立的公司,既可以与总装厂存在隶属关系,也可以毫无任何产权关联和人员的血缘性关联,使得无数企业联系在一起的,还是现代大企业的管理方法。飞机总体的设计和制造环节的分解依然需要多单元和多功能组织的概念。

  从网络上调查到,《小的是美好的》一书的推崇者还有某位知名的房地产商。其实,房屋建造和物业管理恰恰需要大企业的理念。

  小的不是美好的,钱德勒之后,大企业的史诗依然有待创作。

  [附录]

  钱德勒的著述

  《李维坦:多国公司和新全球史》(合编),剑桥大学出版社,2005

  《工业世纪的成型:现代化工业和制药业的惊人故事》,哈佛大学出版社,2005

  《发明电子世纪:消费电子品业和电脑业的史诗般故事》,自由出版社,2001

  《由信息转型的国家:信息如何把美国从殖民地时代转变到当前时代》,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

  《动态企业———技术、战略、组织的作用和区域》(合编),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

  《大企业与国家财富》(合编),剑桥大学出版社,1997

  《规模与范围》,哈佛大学出版社,1994

  《管理者的科层:现代工业企业兴起的比较性透视》,哈佛大学出版社,1980

  《通用汽车公司的管理者的创新》(编),阿诺出版社,1979

  《杜邦和现代公司的造就》,哈泼与劳出版社,1971

  《铁路:美国的第一个大企业》,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65

  《战略与结构》,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62

  《普尔———编辑、分析家和改革家》,哈佛大学出版社,1956

  《罗斯福书信集》(合编),哈佛大学出版社,1951-54

(责任编辑:铁刚)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钱德勒 | 彼特 | 普尔 | 韦伯 | 拉姆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