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六月十八日电 题:共赢神州 中外企业尚需相互借力
中新社记者 赵建华
中资企业娃哈哈与法国达能之间的纠葛,受到了全球性关注。
然而在矛盾昭然天下之前,它们已经合作了十一年。
十年之中,它们的合资公司销售收入增长十六倍、利润增长近十倍。十年间,共分得利润六十多亿元人民币。即便在争吵愈演愈烈之时,今年一至五月,这家合资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依旧增长了两成五。
中国的软饮料市场还在迅速增长,但终究没有掩盖住它们之间的矛盾。这起“跨国联姻”,出现了危机。
强行并购未果之后,达能将娃哈哈原董事长宗庆后及其妻女诉诸法庭,并提出索赔要求。宗庆后则表示,自己当年签署的是“不平等条约”。因此提请仲裁机构,希望夺回商标使用权。为示抗议,这位掌门人还闪电般地辞去了合资公司董事长之职。
两者之间的一场商业利益之争,因为掺杂了民族情感、家族利益,以及关系今后中国市场格局变化等诸多因素,情形日益复杂,范围也越来越大。
许多跨国企业和中资公司,都在密切关注此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跨国公司与中资公司合资失败的案例,并不少见。加入WTO后,中国市场已更为开放。迅速完成本土化、拥有越来越多“中国通”的跨国公司,手头上已有更多选择。不少跨国公司更热衷于在华“单打独斗”,倾向于在华并购。
中国原先热衷的“市场换技术”,成效也低于预期。北冰洋、熊猫等许多中国本土著名品牌,已被“合资大浪”吞噬。
在北京东方新天地等高档商业区,西方品牌林立,却鲜有本土品牌。许多中国人担心,如果本土著名品牌消失殆尽,民族企业将“大祸临头”。
当此情形,有人认为以合资方式进行合作,业已时过境迁。“娃哈哈事件”,将成为中外企业在华角逐的分水岭,并将影响今后的市场格局。
从短期看,中资企业弱势地位难以改变。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也不会有大变。但由于中国市场过于复杂、庞大,跨国公司仅凭单打独斗,恐难以将其消化。
因此,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董志勇认为,今后,中外企业的合作方式可能会有所变化,但双方依旧需要相互借力。纠纷虽生,但如果没有十年前的联姻,“娃哈哈”亦恐难有今日之强势,达能与宗庆后也难获今日之收益。
而且以今日之势而论,合资企业今后的成败,在很大程度将取决于宗庆后是否继续合作。虽不是大股东,但他是合资公司的实际掌权者。在中国,私营企业员工对老板的忠诚度,常常超过对企业本身。在其辞职后,已经传出了公司员工将抵制继任者的消息。许多经销商也力挺宗庆后,表示将与宗庆后一起打造一个新品牌。
这也就难怪宗庆后即便在辞职时,依旧高调不减。“今天本人告别达能,希望明天达能不要告别中国”,他的这一忠告,更是广为传诵。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