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教育专区

高考重奖游戏下职业考生跃然而出

  2007年高考结束了,正当南充的考生们焦急地等待高考成绩揭晓之际,网民报料并经记者基本证实的一则消息震惊了考生:一名职业高考考生反复从清华、北大退学,换来高额奖金。这名原名张非的考生,2003年被北京大学录取,次年退学。

南充一所民办学校许以重金,将他挖去参加2005年高考,以703分的好成绩并列南充市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学校向其颁发了10万元重奖。随后,张非向清华大学提出自动退学申请,改名张空谷,又以南充另一民办学校学生的身份参加2007年高考,估分高达680多分,再入清华、北大不成问题,又将轻松获取一笔不菲的奖金。(《华西都市报》6月20日)

  一个人能考上北大清华已经很不容易了,张非竟然可以几进几出,不能不说颇有过人之处。尽管他的家人认为他几番参考并不是为了牟利,但从其他考生的角度看,这个进进出出的考生拿着高额奖金侵害他们的利益,怎么说也是一件“不公平、不道德”的事情。

  谴责张非吗?表面上看,不管是退学,是参考,还是领奖金,除了修改名字涉嫌欺骗之外,他并没有违背当前的高考“游戏规则”。在这场“游戏”中,最需要反思的是教育制度:张非的第一次退学,据说是“爱打游戏、几科不及格”的被动结果,但后来在“考上清华换来10万元”的刺激之下,在民办学校斥巨资的诱惑之下,他才成为一名热衷于“进出游戏”的“职业考生”。那么,在当前教育部门一再“喊穷”的背景下,是谁给了这个学生赢得高额考试奖金的机会?又是谁给了他一次次改名字重考的制度漏洞?

  张非只是一个个案,但重奖“状元”,并不只存在于南充,也并不只限于民办学校。去年就有媒体报道,广东东莞市横沥镇政府对在横沥中学就读并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重奖50万元。南京、苏州等地公办、民办高中为了“储备人才”,对中考优秀生设立高达5万余元的奖金。放眼全国,这样的报道年年有,搞“面子工程”的学校比比皆是。有报道说,湖南湘潭某校一位成绩优秀的女生小乔,在两所争抢优质生源中学的高额奖学金诱惑下,辗转反侧,心灵不堪重负,最终精神分裂。正是这种把教育按照“竞技体育”模式去搞的思路,才为所谓“职业考生”的存在提供了土壤。

  前几天,西安10余所中学的校长发出倡议,“今年高考无状元”,大家都不炒作高考成绩。这是难得的自省个案,但遗憾的是,笔者周围的人,几乎就没有人相信在当前情况下,“无状元”能成为现实,也很难相信,有学校能在培养出“状元”之后,悄无声息地“保密”。竞争已经恶化,谁先退出这个游戏规则,带来的将是一段时间的实际利益受损。在教育资源严重不平衡的情况下,当高考录取率、考取名校人数、有无高考“状元”等成为学校名气与业绩的重要指标时,一些实力欠缺的学校就必然要斥巨资装点门面,为鼓吹找资本,然后再用所谓的“业绩”去换取家长的“择校费”、“跨区费”、“赞助费”。

  利益使人疯狂,使畸象丛生。表面上看,这种打造尖端产品的思路符合教育工厂的市场原则,但如果我们不认为教育已经产业化,就无法对这种符合市场规则却打击教育公平的做法无动于衷。教育管理部门此前“呼吁”了很多次,但在利益的驱动下,只有道德呼吁是非常乏力的。不从利益机制上加以制约,就只能是“今年呼吁,来年还得呼吁”。

  职业考生是个案,却是面难得的镜子:游戏规则是怎么恶化的?高考制度是怎么被钻空子的?中国教育的“重奖游戏”,是如何养活一名疑似“职业考生”的?

(责任编辑:铁刚)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张非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