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H股投资者原告或达数千人,起诉总标的将达数亿元□将与东方电子案、银广夏案,并列成为中国证券民事赔偿三大案□一改向上市公司索赔,小股民把索赔重点锁定德勤会计师事务所
4月16日,科龙、德勤虚假陈述索赔案正式立案,被最高院的暂缓受理通知延缓了大半年的诉讼终于迎来开庭曙光。
由于科龙电器的股权结构系由A+H构成,根据科龙电器公司《章程》,权益受损的H股投资者同样可以提起诉讼,故有可能在科龙电器案中产生H股维权第一例。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小股民们一改此前向上市公司索赔的先例,把索赔重点锁定在“帮凶”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身上。
数千名受害者、数亿元索赔额、或许延绵漫长的诉讼之路,究竟会怎样走下去?一个由65位律师组成的、新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律师团自发成立,一场原告分布全国各大省市的庞大诉讼拉开序幕。而最终为此付出代价的,是上市公司,还是会计师事务所,抑或是投资者自己,还将是个不小疑问。
小股民受害的两个样本
廖先生和黄先生只是两个小小的受害样本。目前维权股民遍布全国各地,以广州、深圳、佛山为主,损失也较为惨重,多则几百万元,少则也有好几万元。如果全国受害股民都向法院提起诉讼,索赔金额将以亿计。
“顾老板怎么可能骗我们呢?”事情已经过去了两三年,家住科龙附近不足一公里的廖先生还是习惯性地称顾雏军为“顾老板”。廖先生称,自己原来太相信顾雏军、太相信年报了。
廖先生是顺德科龙附近一个中学的老师,他的学生有不少就是科龙员工的孩子。从科龙上市开始,廖先生就对这个近在咫尺的明星公司情有独钟。2004年,廖先生专门询问在科龙工作的学生家长,他们大都说公司效益还不错,没有什么问题。本着对地方明星企业的信任,廖先生用其几乎全部的储蓄以每股接近8元的价格买了1万多股科龙的股票。
想着做长线投资,廖先生对股价的起伏本不太在意。2004年下半年,香港郎咸平教授对科龙的一番分析让他对科龙的经营情况起了疑心,他又通过关系询问了科龙的相关人员,但可能是下层的人不知道,获得的信息大多是利好。但据其了解,那个时候科龙的员工买自己公司股票的已经比较少了。
随着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廖先生才知道自己原来一直受骗了。“2006年股价跌到2块多,我都不敢让家里人知道,否则他们肯定要跟我吵架”。廖先生忍痛瞒着家人,迟疑再三,还是不忍心将自己多年的储蓄割肉卖出。
“那个时候没有钱供楼,钱都被套住了,生活过得很辛苦,感觉股票就像垃圾、废纸。”但当时有媒体采访他的时候,他还是说,“我对科龙还是有信心的,地方政府不会看着这个明星企业就这样倒下”。2007年年初,科龙股票有所上升的时候,廖先生就将其全部卖了。
廖先生说,抛了的时候他就对自己说,以后再也不买这只股票了,两块多的时候对他有信心,是因为对政府还抱有希望,但对这个企业,不管其以后经营业绩如何好都不会买了。“受到了伤害,出来了就不想再进去”。
有着类似遭遇的人还有很多。在深圳市某事业单位供职的黄先生,因非常看好科龙这一品牌,从2001年开始,先后五次买入科龙股份,共出资十多万元。
2005年科龙虚假陈述披露后,黄先生非常气愤,但因科龙股价过低,黄先生手中的科龙股一直未脱手,直到今年3月才卖出了一部分。黄先生说他一直在寻找机会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去年年底,黄先生得知维权律师的联系方式,开始与律师联系。黄先生对此次诉讼比较有信心,其坦言,就算诉讼失败,2000多块钱的诉讼费他也不会觉得花得冤枉,更为重要的是他曾经试图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
廖先生和黄先生只是两个小小的受害样本,事情还得从著名的“郎顾之争”说起。2004年8月9日,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郎咸平新闻,郎咸平说吧)在上海复旦大学发表了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指责格林柯尔董事长顾雏军利用“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借鸡生蛋”七板斧伎俩,侵吞国有资产,席卷国家财富。顾雏军指责郎咸平是在“诽谤”,并对郎咸平提起诉讼。此事一经媒体披露,立刻引起了社会强烈关注。
2005年5月,郎咸平的观点得到证实,证监会进驻科龙电器,正式对科龙电器虚假陈述行为进行调查。同年9月,顾雏军因涉嫌经济犯罪被公安部门正式逮捕。
2006年7月5日,科龙电器发布公告,证监会对其正式处罚。在处罚书中,证监会认定科龙从2000年至2001年就未按规定披露重大关联交易,从2002年至2004年编造虚假财务报告,虚增利润,并对科龙及顾雏军等高管进行处罚。
一石激起千层浪。就在证监会下达对科龙电器处罚的第二天,广东恒通程律师事务所郑名伟律师接受廖照文等4人的委托,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以科龙电器、德勤、顾雏军、严友松、张宏、刘从梦为被告的起诉材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证监会做出处罚后对于虚假陈述行为人可以提起民事赔偿,科龙、德勤虚假陈述索赔案正式进入司法程序。
但随后,最高院又下发了《关于延长以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公司、参股公司为被告的民商事案件暂缓受理、暂缓审理、暂缓执行期限的通知》(下简称《通知》),期限从2006年8月17日至2007年2月18日,科龙德勤虚假陈述索赔案暂时中止。
按照《通知》的要求,从2007年2月19日开始,科龙投资者又可以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007年4月4日,郑名伟律师接受马景媛等十五名投资者的委托,再度到广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索赔金额为两百多万,科龙、德勤及顾雏军等高管再次被列为被告。2007年4月16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出立案通知书,正式受理。
目前,维权行动已小有规模,遍及全国,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等19个省市都组织了律师团维权,全国65名律师也不期而遇组成庞大的规模律师团。就广东而言,目前已有100多人向广东律师维权团律师负责人郑名伟咨询登记过,两批股民共19人已走上了维权道路,第三批维权者正酝酿之中。这些维权股民遍布全国各地,以广州、深圳、佛山为主,损失也较为惨重,多则几百万元,少则也有好几万元。
“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如果全国受害股民都向法院提起诉讼,索赔金额将以亿计,”郑名伟分析。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