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欢迎长三角或者愿意到长三角来发展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到我们长三角腹地的22条高速公路的144个服务区来免费发布广告,这是我们高速路网传媒对"中华老字号"企业的支持。”高速路网传媒总经理黄东2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速路网传媒将从下月起奉献上百万元的时段,为“中华老字号”企业做宣传展示。
振兴“中华老字号”是“国家工程” 高速路网传媒为什么对“中华老字号”情有独钟?黄东说,振兴“中华老字号”其实是一项重要的“国家工程”,高速路网传媒“匹夫有责”。
“中华老字号”是我国极其重要的传统商业资源和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既包含着历史悠久的物质文化遗产,如“老字号”企业的传统建筑、传统产品,也包含着极具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特有的品牌、传统工艺和配方等。为了保护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从上
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原国家内贸部就向1900余家老字号企业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自此以后,“老字号”才从民间说法上升为官方认同。3年前,商务部在北京举办了“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座谈会。去年4月,商务部开始全面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要在3年内重新认定1000家“中华老字号”。去年10月,商务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老字号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去年年底,经过商务部重新认定的首批434个全国知名品牌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今年2月,商务部、文化部又下发了关于加强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第二批“中华老字号”企业的认证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
振兴“老字号”要破解创新难题 尽管政府部门决心从保护民族文化瑰宝的高度振兴“中华老字号”,但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却不容乐观:从全国来看,“老字号”中勉强维持现状的占70%;长期亏损、面临破产的约占20%;有品牌、有规模且经济效益好的仅占10%。有关专家表示:要振兴“中华老字号”,不仅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为“中华老字号”企业的产品源源不断地注入现代科学技术,使其在产品质量上与时俱进,焕发青春;而且要加大制度创新的力度,在经营机制、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上与市场经济接轨,激发“老字号”品牌持有者和传承人壮大品牌的积极性。
黄东认为,“中华老字号”企业还面临着理念创新。有的“老字号”尽管自身企业经营效益尚好,但经营者羞于以“老字号”的称号面对市场,怕被市场误读其经营状况,以致于国家给了他“金字招牌”也不敢亮。这更说明做大做强“中华老字号”已十分紧迫。
长三角应率先做大“中华老字号”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在商务部批准的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中,江苏35个,浙江38个,上海51个,长三角两省一市占了124个,占全国总量将近三分之一。黄东认为,在长三角振兴“中华老字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长三角有着品牌认知度较高的受众群体。作为新兴传媒,高速路网传媒愿意与文汇报一起联手推出“受众长三角闪亮中华老字号”展示活动。
高速路网传媒和文汇报连手推出该项活动后,已经有不少“中华老字号”企业表示出参与活动的意愿。黄东说:从今年7月下旬开始,在长三角两省一市连接21个城市的22条高速公路的144个服务区,人们可以一睹长三角以及愿意到长三角来拓展的“中华老字号”企业的风采。
(责任编辑: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