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8日电(记者姚均芳、刘诗平)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会新任会长、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7日指出,全球出现的流动性过剩导致金融资产膨胀,金融资产的泡沫化威胁世界各国,特别是新兴市场的安全。
李礼辉是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上作此表示的。
李礼辉说,从货币发行的增长看,1997年以前全球货币供应量与GDP的相对比例保持平缓上升的趋势,1997年以后则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从1997年到2006年,全球主要经济体M1与GDP的相对比例,美国从40.6%提高到53.3%,欧盟从24.1%提高到44.6%,日本从29.5%提高到78.5%。过去10年,全球狭义货币M1与GDP的相对比例上升了50%以上,广义货币M2与GDP的相对比例上升了30%以上,这是一个快速的货币全球化、全球货币化的过程。
他说,全球流动性过剩最直观的表现是,大规模的短期资本跨国流动追逐高回报,使得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被大幅推高;大量的资金流向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推动了资源型商品价格的飞涨;大规模的资本参与杠杆收购,提高了资本市场并购的溢价水平。
李礼辉指出,流动性过剩导致金融资产膨胀,金融资产的泡沫化威胁各国金融的安全。全球出现的流动性过剩导致国际金融资产规模与交易量急剧膨胀,价格波动幅度扩大。在欧洲国家以及亚洲新兴市场,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全球股票指数更是连创新高。金融资产适度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泡沫化扩张则积聚着破灭的风险,从而可能威胁全球的金融稳定。特别是当前新兴市场迅速开放,资本流入规模扩大,但金融管理并不成熟,经济基础相对脆弱。一旦市场出现负面信号或者发生重大的政策、社会变动,可能引起资本大规模外逃,资产价格大幅度下跌,对经济和金融将产生严重冲击。
(责任编辑:单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