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必需品价格指数持续大幅波动,政府出钱补贴低收入家庭
生活必需品价格涨幅过大,政府掏钱补贴
晨报讯(京报集团记者 孟为)针对7月份以来猪肉价格新一轮上涨趋势,市发改委负责人昨天表示:价格监测部门正密切关注价格变动,如果价格持续上涨影响到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本市将适时启动应急救助机制,以确保低保家庭生活水平不因价格变动而降低。
最近一段时期,北京与全国许多地区一样,出现猪肉价格上涨较快、涨幅较大的现象。“考虑到低收入群体对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更为敏感,承受力更弱,北京市建立了救助联动机制,保证这部分人的生活水平不因生活必需品价格持续上涨而降低。”市发改委负责人说。当政府监测的相关数据发生较大变化时,救助联动机制启动,今年7月1日低保标准调整正是救助联动机制反应的结果。就在本月初,北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家庭月人均收入310元调整到330元,其中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肉蛋价格近来大幅上涨。
据悉,为应对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变化,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变动应急救助预案》,以保障城乡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根据这个预案,今后基本生活必需的食品、居住等费用的价格指数,一旦出现持续的大幅波动,政府将掏钱补贴低收入家庭。
当价格指数出现3种变动情况时,应急救助预案将启动(见表)。据介绍,一旦出现了价格指数大幅波动,政府将首先发出预警,然后启动预案实施救助。据悉,对于粮油和副食品价格上涨,政府将为低保家庭按月发放临时生活补贴,直到物价回落到上年同期水平3个月后,才停止发放。对于居住消费价格上涨,政府将采取临时救助办法,以缓解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方面出现的突出困难。另外,必要时政府还可以采取调整低保标准,提高救助水平。
本市专门成立了市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整合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研究室、市民政局、市发改委等成员单位的救助资源,共同关注低保人群的生活。“政府各部门将继续密切关注价格走势,按照预案的标准和程序适时启动应急救助机制。”市发改委负责人透露说。
应急救助预案启动的三种价格变动情况
一是本市粮油价格连续两个月以上涨幅同比超过40%;
二是副食品价格上涨致使最基本食品支出标准连续3个月同比超过15%;
三是水、电、燃煤(气)等居住价格指数上涨,造成低保家庭消费性支出超过本市当年城乡低保标准10%。
相关链接
●上个月 食品价格上涨6.1%
晨报讯(记者 韩娜)市统计局昨天发布消息说,6月,本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月上涨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1%,非食品价格下降1.2%。
消息说,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幅度最高,为28.3%,其次为鲜蛋价格上涨28.2%,油脂价格上涨16.5%,粮食价格上涨7.1%,水产品价格上涨6.8%,鲜菜价格上涨3%。
●上半年 城镇居民人均月花1871元
晨报讯(记者 韩娜)今年上半年,本市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支出为11230元,同比增长20.2%。也就是说,上半年,居民在家庭生活中的每月人均支出为1871元,比去年同期多花了300多元钱。这是记者昨天从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获悉的。
数字显示,上半年的居民人均家庭总支出中,包括食品、衣着、交通通信在内的八大类消费支出为7434元,同比上涨8.7%,其中,衣着、其他商品与服务、交通和通信的增长幅度排在前三位。上半年的人均购房支出为1460元,增长幅度高达81.1%,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为998元,同比增长15.1%。
专家分析认为,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为12587元,同比增长15.6%。居民支出的增长主要是由于随着收入的增加,生活消费的支出必然会出现增长,是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而人均购房支出增长虽然在数字上看对整体支出增长有一定影响,但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居民可能积攒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积蓄后在某个时间买房,因而不能反映出带有必然性的趋势。 来源:北京晨报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