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猪肉涨价时,宏观调控是没有作用的。但这并不是说政府在稳定猪肉市场方面无事可做。
在我看来,猪肉涨价,大可不必紧张,更没有必要“畏猪如虎”地挥舞宏观调控的大棒。
第一,生猪经济是低门槛经济,我国有数亿个生产主体,并且不受区域性限制,任何地方都可以生产。加上我国生猪生产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在很多地方已经很高了,一个70岁的老人,甚至一个残疾人,一年也可以轻轻松松出栏数百头生猪。一般而言,只要有利可图,生猪供给6-8个月就可以明显改善。但由于母猪从喂养到受精产仔的周期要1年多一点的时间,所以,受母猪生产周期较长的约束,猪肉从涨价到价格回落,大约需要20个月。如果本次猪肉涨价从2006年12月份算起,价格回落到正常水平应该在2008年的7月前后。
第二,生猪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大阵营势均力敌,生产者不能控制市场,消费者也不能控制市场。只要政府部门不和猪肉经营商合谋,猪肉价格几乎完全由供求状况决定,市场机制起作用,猪肉价格的涨落是遵循市场规律的。正常生产水平下,小猪出生到生猪出栏,大约需要6个月。
在猪肉供应短缺的时候,约束生猪生产和供给的瓶颈是母猪数量有限。要在短期内增加母猪的数量,央行和财政部几乎没有什么好使的宏观调控措施。
措施一:央行加息。这加息既不能增加母猪的数量,也不能激励母猪早产仔、多产仔。央行PK母猪,给人滑天下之大稽的感觉。
措施二:财政补贴穷人购买猪肉。穷人难得到补贴且不说,假如穷人得到了补贴,这猪肉价格不就涨得更高了?补贴不就白补贴了吗?
措施三:财政补贴生猪生产。财政补贴生猪生产者,是为了激励养猪积极性。猪肉涨价时,这个措施是错误的,因为猪肉涨价时,生猪生产者不是没有生产积极性,而是子猪数量有限制约了生产。
措施四:财政补贴母猪生产。猪肉涨价时,补贴母猪生产者也不对,因为母猪生产者积极性非常高,母猪生长周期较长而无法缩短是刚性的。恰恰相反,猪肉涨价时对母猪生产进行补贴,对快速改善猪肉供给、稳定市场不仅没有好处,还会导致母猪数量非正常增长,埋下猪肉价格快速走入下一个谷底的祸根。市场经济,有暴跌就有暴涨。这不仅不利于猪肉市场的长期稳定,只会加剧市场大起大落。1980年代以来,我国的猪肉市场价格,暴涨(毛猪价格7元/斤以上)到暴跌(毛猪价格2.5元/斤以下)的轮回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大约3-4年一个周期,这与政府调控措施不当高度相关。既伤害生猪生产者,也伤害消费者。
在我看来,猪肉涨价时,宏观调控是没有作用的。但这并不是说政府在稳定猪肉市场方面无事可做。如果政府想有所作为,应该是在猪肉价格快走入低谷(不是涨价)的时候,集中资源对母猪基地的母猪饲养大户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或贴息贷款,以尽量保存母猪基地的母猪存栏数量,便于在猪肉供应短缺的时候快速恢复生产和供给,稳定市场。当然,还可以储备一定数量的猪肉。如果这样做了,猪肉涨价到价格回落的周期就可以缩短为10个月左右,幅度也会小很多,完全可以避免暴涨暴跌。
猪肉涨价,增加供应,关键是要增加母猪的数量。央行的领导们请注意:加息PK母猪不好使。在猪肉涨价时,央行最好不要动作,这个事交给市场好了。财政部领导们请注意:财政部有钱就花在母猪基地的母猪身上,并且要在猪肉价格快下降到正常水平以下的时刻,主动给母猪送温情。
猪肉供需问题,市场机制是可以调节的,政府不要太多操心。市场大起大落往往就是政府操心操出来的。如,在涨价的时候胡乱补贴,就埋下了大起大落的祸根。
政府应该慎重挥舞宏观调控的大棒。如果政府实在想有所作为,也必须顺应市场机制而为。
(作者为河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