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一
进入8月,沪深股市前三个交易日大起大落的走势让人心惊肉跳,使得胆小、谨慎的人认为大盘又要调整了,甚至快要大跌了。但其后的走势往往显示出有惊无险的怪异,令人大跌眼镜。短期内,股指的巨幅起落并没有太多的实质意义———既不代表估值水平,也不代表财富的增减,但信号作用非常明显。
众所周知,身处高位,大多数人都会有“高原反应”,这是平原人正常的生理现象。而当指数处于4300(上证指数)点高位时,习惯了2000点以下指数的人也会患上“恐高症”。因此,认识“高原”,适应“高原”,也许就成了8月股市的生存之道。
与往常一样,8月并不特殊,股市面对的基本面有好有坏,宏观调控的政策及影响也是老生常谈了。因此,要从这个角度来预测股市,把握股市,其功能性并不明显,其操作性更成问题。即便要从这个角度来看股市,也没有到“大厦将倾”的地步。客观地说,就目前而言,基本面与股市有关的几个因素日趋明朗,对于做多非常有利:
首先,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并不对股市构成实质性影响。就资金面而言,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回笼资金1850亿元,远少于6月份新增外汇占款3000亿元,市场流动性受影响不大。民众的理财需求大爆发为股市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后备,这根本不受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影响。
第二,全球股市虽动荡不安,但对A股影响不大。投资者对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券问题的担忧不断增长,导致全球股市暴跌。但次级债问题不致于引发大范围金融恐慌,美国实体经济增长依然健康,因此中国经济受拖累的可能很小。更关键的是,由于中国资本项目不开放,相对封闭的A股市场可以独善其身,“躲进小楼成一统”也。
第三,短期干扰市场的不确定因素,比如政府宏观调控、估值困惑、QDII引发股市资金外流、“大小非”解禁等已逐步被市场消化。扩容压力尚未消解,可能造成市场短期震荡,但5-7月频密的调控措施有可能让8月成为政策“真空期”。
第四,随着7、8月份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的公布,市场对经济增长的预期会转向更为乐观。二、三季度的上市公司利润增长将也会超出市场原有预期,从而成为驱动市场上涨的最主要动力。另外,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以及人民币稳健升值所引起的流动性过剩将会成为常态。在此背景下,在多方眼里,目前A股的估值水平是可以支撑的。
股市是个怪物,根源在于其复杂性,以致现有的理性方法与手段都无法穷尽其变幻。因此,人们谈论股市涨跌,大可信马由缰,提出各种各样的解释,但真正能把住脉搏的少得可怜。不要奢谈细枝末节,能理清大趋势,看清大方向,就可为人上人。而对上述一系列因素的解读不过是试图理清8月趋势的一种尝试。仅此是远远不够的。
从市场层面来看,8月是过往行情的延续。因此,一直以来,尤其本轮牛市以来的市场心理、行为习惯对我们把握眼下的市场脉搏有着现实的意义。
经过5月底至7月初的调整,大量浮筹被清洗,这为股市再次上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题材股、概念股的大幅调整使得牛市的投资理念———所谓“价值投资”深入人心,这又为高价股准备了无数的跟风者、接盘人创造了条件。
高价股有许多美丽的光环,或业绩优异,或成长性好,或有重大重组及资产注入。另一方面,即使是投机炒作,历来绩优股背负的道德责任也让人另眼相看,炒起来理直气壮。6月下旬以来成交大幅萎缩,一方面是炒作题材股游资行为收敛的结果,另一方面是“价值投资”理念下绩优股筹码惜售、锁定的反映。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8月代表绩优股、成长股的高价股的炒作将风生水起,大有“有风驶尽帆”的气概。
不过,话说回来,对许多高价股,保持警惕心态仍是必要的。原因在于,即使按价值投资的标准来考量,一些股票上百倍的市盈率也有点让人不可思议。价值投资也许正在走向自己的反面而蜕化成一场博傻游戏。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陈晓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