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我国沪深两市总市值首度超过20万亿元,达到20.36万亿元。其中沪市总市值为15.69万亿元,深市总市值为4.67万亿元。20万亿元,接近2006年21.09万亿元的我国内地GDP总量。
8月3日,沪深两市大盘再度强势上扬,双双创出新高。
随着股市的大幅飙升,两市市值突飞猛进。沪深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收盘,沪市A、B股收盘总市值为15.69万亿元,流通市值4.53万亿元,平均市盈率51.63倍;深市A、B股总市值为4.67万亿元,流通市值2.35万亿元。两市总市值高达20.36万亿元,较周四大增6429亿元,首度突破20万亿元大关。
中国资本市场在发展初期的十几年时间里,尽管也有过牛市,但总市值始终在3万亿元至5万亿元之间徘徊。而从3万亿元到20万亿元,中国内地资本市场总市值的飞跃用了两年。其中自今年1月份以来,沪深股票总市值在短短7个多月的时间里连续突破了10万亿元、15万亿元、20万亿元整数关口。
目前沪深两市的总市值水平,已接近2006年我国内地GDP总量。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6年GDP数据,中国2006年的GDP为人民币21.09万亿元。国家统计局7月19日上午公布,中国2007年度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增速加快了0.5个百分点。按照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我国经济证券化率(总市值占GDP的比重)有望达到100%。而2005年年底,这一比值还不足18%。
专家介绍,证券化率是衡量一国(或地区)证券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一国(或地区)的证券化率越高,意味着证券市场在该国(或地区)的经济体系中越重要。发达国家由于市场机制高度完善、证券市场历史较长、发展充分,证券化率整体上要高于发展中国家。
新闻内存
我国内地资本市场总市值增长历程
2005年7月份之前,中国内地股市出现了持续4年多的下跌,沪深股票总市值也逐渐缩水。2005年7月21日,两市总市值一度达到2.96万亿元的低点
2005年7月28日,两市总市值触底反弹,突破3万亿元
2006年4月,突破4万亿元
2006年5月,突破5万亿元
2006年10月27日,工商银行成功A+H发行后,总市值突破6万亿元
2006年12月1日,两市总市值破7万亿元
2006年12月20日,两市总市值一举突破8万亿元大关
2007年1月8日,两市股票总市值突破9万亿元大关
2007年1月10日,两市总市值突破了10万亿元大关
2007年1月22日,两市总市值破11万亿元
2007年3月19日,两市总市值首度突破12万亿元
2007年4月2日,两市股票总市值突破13万亿元
2007年4月12日,两市股票总市值突破14万亿元
2007年4月24日,沪深股市总市值突破15万亿元
2007年4月30日,沪深总市值盘后首次超过16万亿元
2007年5月18日,沪深股市总市值突破17万亿元
2007年5月23日,两市总市值突破18万亿元大关
2007年7月25日,总市值突破19万亿元
2007年8月3日,两市总市值首度超过20万亿元
新闻背景
中国经济证券化率超过多数国家
与其他市场相比,2005年底,美国股市市值占GDP的比重高达130%,中国周边的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的这个比重约为100%,东盟国家大约是70%至80%。当时,我国A股总市值占GDP比重仅为18%。今年年初数据显示,美国股市总值超过20万亿美元,占GDP比重为160%,目前来看,中国股市总市值与GDP占比已经达到或超过其他多数国家。
不过,有关专家表示,虽然沪深总市值已经接近我国内地GDP总量,与发达国家的比例相当,但因流通市值无论绝对量还是占比都相对较小,股市结构尚需完善。统计显示,两市流通市值为6.88万亿元,占两市总市值的33.8%,不到居民储蓄的40%。因此随着大小非解禁和红筹股回归,流通市值占比会逐渐加大,股市与国民经济的联系将更加显著。
(责任编辑: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