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华观发 于海涛 北京报道
“他们吹吧。你到会里查一下,看他们现在有多少保荐人?有多少是从我们这些券商挖走的?”针对日前外资券商凶猛“挖角”的态势,深圳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负责人显得非常气愤。
近日,多家注册地在深圳的大型券商投行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拥有A股业务牌照的外资背景券商,以高薪“挖角”投行人才的事实的确存在,但并没有外界想象的严重。
“他想挖就能随便挖吗?我看到的,是我们淘汰下来的人被挖走了。对于业务骨干,我们有重点保护措施。投行靠的是团队打天下,每一个保荐代表人都知道,离开了团队干好一个项目,很难。”深圳一券商投行部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保荐代表人不顾一切向“钱”看的,必是目光短浅的。
据悉,目前保荐代表人充足的投行,保荐代表人队伍每年都有进有出。那些常年无项目的保荐代表人,如果他选择跳槽,公司一般都会轻松放行。同时,对于那些业务素质高、保荐信誉良好的,则会被引进。
“人才谁不想要?”广发证券北京投行部一位二级经理介绍,广发证券的保荐代表人与公司签订了严格的劳动合同,如果公司要解聘保荐代表人,或者保荐代表人要离开公司,违约成本相当高。
“说目前本土券商薪酬体系没有可取之处,那是不了解情况。”该二级经理认为,“我们公司没有做过项目的准保荐代表人,一般会分批派往国外学习,回来后,公司将与其签订明确的劳动合同,而那些业务素质很高的老保荐代表人,即使不做管理工作,也会享受其他方面待遇。
实际上,不管是外资券商还是本土券商,“挖角”基本上是靠钱,但明白人都知道,相对稳定的平台,相对稳定的团队,才是保荐代表人成功的关键。
“保荐代表人队伍实际上流动性相对较差。只有做不上项目或想一步登天的才会选择离开,而这部分人多以年轻保荐代表人为主。”平安证券北京投行部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近1年来,保荐代表人流动的方向主要有两个:
一是为了保住投行牌照的小券商。随着市场环境转暖,原来在这些券商工作的保荐代表人,由于长时间做不上项目,只能选择离开,而为了至少拥有2名保荐代表人,这些券商只好以高薪“引诱”他人加盟。
二是刚成立的外资背景券商。为了迅速开拓市场,这些券商拿高薪和品牌作为筹码,吸引了部份本土高端投行人士。
“但我并不认为这会持续很久。”上述投行部负责人表示,保荐代表人队伍将会不断壮大,这就意味着未来保荐代表人获得高额转会费的机会越来越少。
目前,保荐代表人“转会费”行价一般有40万-80万,尽管有的高达上百万,但拿百万年薪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据了解,由于承销项目增多,保荐代表人的收入近年来有一定的提高。
一般情况下,每个保荐代表人年固定收入为30万-50万元左右,另外还有可能得到1万-2万元的其他补助。同时,保荐代表人签订一个IPO项目将有40万-50万左右的收入,再融资项目为30万左右。这样,部分保荐代表人年收入已轻松突破100万。“能力越大,收入越高。但收入高了,责任也越大。”一北京投行部人士称。
另一个制约因素是,保荐代表人如果没有按时顺利完成项目,高薪也只是“镜花水月”,而那些“穿梭”于小券商的保荐代表人,如果长时间做不到项目,高薪将只是1到2年的“青春饭”而已。
(责任编辑: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