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河西走廊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潜力的制种基地,仅玉米杂交制种面积就高达一百五十万亩,产种约六亿公斤,占中国用种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河西走廊有望崛起中国最大的制种产业带。
中国现已是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
有资料显示,中国常年农业用种量高达一百二十五亿公斤,常年玉米种植面积约占世界总面积五分之一,潜在市场规模约为八百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从生产成本、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等多方面综合考察,中国所产种子色泽鲜艳、籽粒饱满、发芽率高、商品性好,具备制种产业化的所有条件。而地处内陆腹地的甘肃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和马铃薯制种业基地,尤其是河西走廊地区的张掖市和酒泉市,被称为种子的“天然仓库”。
据甘肃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介绍,地处甘肃西北部的河西走廊,境内降水量少、蒸发量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天然的“种子生产车间”。目前,河西走廊凭借其高产优质的种子,成为中国种子产业快速发展的龙头。数据统计,河西走廊杂交玉米种子生产面积由一九九六年的十三万亩发展到二00六年的一百五十万亩,居中国玉米杂交制种面积第一;瓜菜、花卉种子生产也在中国独领风骚,年产种子三百万公斤。
迅猛发展的河西走廊制种业已得到海外市场的欢迎,玉米、蔬菜、瓜子等种子每年不仅销往河南、山东、河北、湖北等二十多个国内省、市、自治区,而且远销美国、法国、日本、荷兰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种子达一百万公斤以上。
目前,在中国种子企业五十强中,有近三十家在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落户,并建成种子加工中心十八个。有专家认为,河西走廊发展制种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应当把河西走廊建设成国家级标准化种子生产基地。不过,要真正把河西走廊制种业做大做强,还需要扩大投资规模、培育龙头企业、加大研发能力和革新种植传统。
据悉,甘肃已投资一点零四亿元在河西走廊建成十八个“制种工程”重点项目,建立了良种繁育体系、种子质量检测体系和管理体系。“十一五”期间,甘肃将投资近十亿元用于发展河西走廊制种业,进一步巩固在中国制种业中的领先地位,为建立世界级的制种基地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飞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