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教育专区

京沪粤的考生为何“赖”在本地

  大学本科招生已基本结束。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就是一些“外地”高校包括老牌重点院校,在北京上海广东省被考生冷遇的问题,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古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这种现象的出现,似乎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仍在扩大的表现。在京沪粤等经济发达地区上大学,不仅因为这些地方财力投入相对充裕,学校的师资设备较外地院校好,学术文化讲座较多,更重要的是毕业后就业机会较多。软性的,在一个地方读书,当地同学多,参与当地的社会活动(包括家教之类打工)多,积累的人脉多,在我们这个人情社会,这对找工很有用处。硬性的,这个该死的分割城乡与地域的户籍制度一时还死不了,就业市场的“地方保护主义”还很有市场。比如,北京市朝阳区今年公然宣布,严格限制双外生(外地生源的北京院校应届毕业生,外地院校毕业生进京找工的)在当地就业。中国的首都竟然成了北京人的首都!至于广东,虽然没有这样蛮横的户籍歧视,户籍对学生选择的影响也不是不存在。比如,到内地读大学要转户口,若中途想出国留学,远不如广东户口办签证申请方便和容易。

  怎样才能说服考生不“赖”在京沪粤这些地方?比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更容易做到的是,国家在教育投入的转移支付方面,更多地向“外地”的高校倾斜,而不是更多地向北大清华等高校倾斜,使“外地”高校至少有10多年前的同台竞争力。上大学可以不转户口,京沪粤的考生不用担心到外地读书吃亏。更重要的是,规范就业市场的招工(招干),凭能力而不是凭“人脉”关系。学好了本事,在哪里都好找工,“外地”高校有实力的专业何愁被冷落?

  社会学大家费孝通先生,在早年的著作《乡土中国》就已指出: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我们从前用“地位”两字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点时,这个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却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在“乡土社会”,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地缘与血缘几乎是合一的。而真正的地缘(类似我们今天说的小区、社区、城区,生活和工作在一个地方的人有缘分,却不是靠血缘作纽带——作者注)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而“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中国何时才能走出血缘社会,使人们不靠家世出身,能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可以随兴地“落地生根”呢?

  (作者鄢烈山,原刊于《南方日报》,本报有删节)

(责任编辑:铁刚)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