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转轨专区

后WTO时期中资银行迎战外资银行路径选择

  后WTO时期,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外资银行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入我国金融体系。外资银行的进入,将从总体上提升我国银行系统效率,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相应的冲击。本文从客户资源、银行业务、服务手段、人力资源等角度分析了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冲击,并提出应当通过完善金融体系、提高整体实力、培育新生力量及加强合作等策略,增强中资银行抗击外资银行的实力,引导中资银行健康发展。

  2007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六年,由于金融业相关领域不断开放,外资银行获准在中国发展各项银行业务的步伐加快了。对于外资银行的进入,有人说,狼来了,中资银行的发展前景很悲观;也有人说,外资银行的进入将会推动中资银行的发展。那么中资银行该如何面对这种机会与挑战呢?

  外资银行挑战中资银行的现实评价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为中资银行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有利于引进国外资本,增加融资渠道,改善中资银行的经营理念及管理水平,提升其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银行业监管水平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外资银行更多的是给中资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银行客户方面对中资银行的冲击

  银行系统中所谓的“二八定律”,是指一家银行利润与收入总额的百分之八十来自于百分之二十的优质客户。而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于这些客户。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相比,不仅在信誉和服务质量上比中资银行稍胜一筹,而且大部分外资银行实行混业经营,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以及保险业务于一身。与严格按照业务管理的中资银行相比,这些外资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商业银行服务,这些比较优势对优质客户有着很强大的吸引力。

  (二)在银行业务方面对中资银行的威胁

  1.外汇业务遭受冲击

  外资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的服务对象,扩大到中国境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这样直接对中资行所辖网点外币业务产生影响,外汇存款被分流,外汇贷款份额遭受冲击,中间业务的外汇买卖面临外资银行同种业务的直接冲击。

  2.本外币信贷面临考验

  外资金融机构正式经营人民币业务,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外资银行信贷审批手续。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制定了人民币业务分期限和地区的开放时间表,但是由于我国信贷体制的实际运作仍存在可能的灵活性,促成部分开放时间表对外资银行的约束提前失灵。例如,外资银行通过外币贷款发放给企业,而企业则使用外币贷款作为质押到中资银行取得人民币贷款,这就促使外资银行的业务开展突飞猛进。

  3.个人贷款份额被分流

  外资非银行金融机构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有关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设立独资或合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办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这样,汽车消费信贷和部分个人消费贷款的市场占有份额将受到影响。

  4.部分中间业务面临调整

  信息咨询、家居理财(相关:证券 财经)、外资企业的金融租赁等业务,都将会成为外资银行关注的焦点,这对国内银行业务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

  (三)对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一定的冲击

  1.外汇市场资金流动的不确定性

  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后,会经常涉及人民币与外币间的资金转换。这种转换,增加了外汇市场上资金流动的不确定性,国际游资将会趁机大量进人我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和外汇市场。而我国金融体系比较脆弱,金融市场管理能力及抵抗风险的能力都有待加强。若监管不力,将会对人民币汇率稳定造成很大压力,将会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

  2.银行业资本的流动性

  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管制的放松和大量外资的流入,银行流动性激增,授信能力膨胀。面对这种局面,从资产方来看,银行管理者扩大资产规模、追求高额风险利润,将贷款投向高风险产业或部门,如房地产、证券等,使这些部门的资产价格迅速上升。而这些部门价格的上升反过来又会刺激贷款向这些部门集中,形成泡沫,造成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一旦泡沫破裂,留给银行的则是大量的坏、呆账。从负债方来看,国际资本迅速流出时,造成对银行提现的压力,使银行陷入流动性困境,又在国内存款人中间产生“羊群效应”,引发大规模的挤提,使银行的流动性状况雪上加霜,导致银行破产。

  3.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加重银行危机

  金融衍生工具是国际短期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来是套期保值、发现价格的工具,但随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衍生工具被过度虚拟化,加上其杠杆作用,往往被国际投机者利用,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助长了泡沫经济的膨胀。英国老牌投资银行巴林银行由于投机金融衍生品交易亏损10多亿美元而倒闭、日本住友商社高达28亿美元的亏损等风险事故,不能不说是国际资本流动风险加大的结果。

  (四)在金融服务方面对中资银行的挑战

  1.服务手段的竞争。现代银行业是以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平台作支撑的,技术能力的差异将从根本上制约银行业务的发展。尽管中资银行早已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结算等中间业务也有很大的进步。但与外资银行比较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它们不仅拥有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能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建立共享的客户档案库,对客户进行个性化服务,而且拥有遍及世界的机构网络体系,完全可以实现国内外联行资金的自由划拨,可以凭借快捷的咨询渠道为客户提供全球24小时金融市场的跟踪服务。这种服务手段、技术优势的现代化及其派生的服务优势对中资银行也构成了强有力的威胁。

  2.金融产品的竞争。外资金融机构主要业务范围大致集中于高增值业务、批发业务、金融衍生业务、投资及理财业务。这些业务往往需要丰富的运作经验,而这却是中资银行的薄弱环节。我国的保险机构和证券商也同样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因此在这方面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五)在专业人才方面对中资银行的不利影响

  众所周知,银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同时也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人员的素质是决定银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通常来说,在外资银行内部,除了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外,绝大部分员工都来自当地。因此,中资银行系统中那些业务熟练、工作经验丰富、精通外语的优秀员工和业务骨干就会进入外资银行的视野。与此相对应的,大部分外资银行资本雄厚、有诚信、报酬丰厚、激励机制灵活、有专业的员工培训机制等,这些都会成为我国银行业系统优秀人才进入外资银行的决定性因素。

  中资银行规避不利影响、获得发展的路径选择

  面对上述的竞争压力,中资银行应该在吸收外资银行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发达的业务品种的基础上,及时调整自己的业务发展战略,苦练内功以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一)在宏观层面,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1.进一步培育我国的资本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要依靠市场经济的规律培育市场,并以有效的资本市场带动我国的银行改革和金融结构调整。在现有的制度和政策条件下,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无法解决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及其他相关问题的。由于市场发育的不完全,我国居民的大量闲散资金很难直接进入资本市场,只能通过银行来直接投资,银行资本代替了产业资本,这在预算软约束的投资体制下,不良资产的出现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加速资本市场培育是至关重要的。

  2.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力度

  (1)建立科学的外资银行监管指标体系,防止国际短期资本大量流进和流出。借鉴国际先进监管经验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新资本协议》的原则,通过建立以资本充足率、资本质量、清偿能力、贷款集中度、外汇风险、表外业务风险和国家风险为主要内容的监管指标体系以及实施综合并表监管,提高以风险为核心的审慎监管能力。

  (2)加强外资监管的国际合作,减少金融风险。使外资银行受到我国和母国监管部门的双重监督,这样既能体现《巴塞尔协议》中的“母国监管”原则和“综合监管”原则,又能弥补外资银行监管中存在的漏洞。尤其是在外资银行设立的程序方面,应规定必须得到我国和母国监管当局的双方同意。这样就可以发现并阻止那些不稳健经营机构的跨国设立,避免给我国带来潜在的金融风险。

  (3)注重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一方面要减少过多干预和限制,大力支持和鼓励银行业的金融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金融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产品的风险监管,在加强管理的前提下放宽管制。

  (4)加强国内金融监管协作。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三个监管部门应就监管分工合作方面的事宜签订备忘录,明确各自在金融监管方面的职责,促进三部门协调配合,避免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提高监管效率,为最终过渡到混业监管创造条件。

  (5)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金融监管机构在对各类金融机构风险进行测量并做出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及时向有关机构和整个系统做出早期风险预警信号,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二)从银行自身角度,提高现有中资银行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中资银行的综合实力

  1.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中资银行应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基础上,按照权力机构、执行机构、经营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建立由股东大会、董事会、行长(经理)和监事会组成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有效地行使决策权、执行权、经营权和监督权。

  2.通过各种渠道补充中资银行的资本金。目前,不少中资银行的资本量与其资产不成比例,距“巴塞尔协议”的规定有较大差距,必须开辟多种渠道,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从而增强中资银行的抗风险能力,优化资产组合,提高资产收益。

  3.加快金融创新步伐。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将进一步加大,中资银行依靠存贷利差获取利润的空间会被大大压缩。面对有“金融百货公司”之称的外资银行,中资银行要迅速调整经营方式,加快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创新,努力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第一,大力拓展中间业务,充分利用综合技术、信息、机构网络和资金等资源,积极拓展包括支付结算类、交易类、代理类、咨询顾问服务类等方面的中间业务项目;第二,加强多功能综合业务平台的开发,大力开展综合性零售业务,积极稳妥地推广金融超市;第三,加强金融产品营销创新,全面推行客户经理制度,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个性化服务;第四,加强科技投入,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建设,让科技成为中资银行竞争的助推器。

  4.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要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人文环境建设,以增强员工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敬业精神,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力;要建立绩效挂钩、权责对等的人力资源激励约束机制,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切实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训投入,对各个层次的业务能手和管理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尤其加强外语水平和现代金融知识的综合培训,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储备人才。

  (三)发展民营银行,培育与外资银行竞争的新生力量

  民营银行最突出的特点是按市场机制自主运作,不受政府干预,这是其优势所在。民营银行的建立可以促使国有银行在竞争中完善自身的运行和监管机制,通过增强金融体系的竞争性,提高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可以培育与外资银行竞争的新生力量。但应看到,民营银行的建立也蕴涵着金融风险,它的存在需要有一个高度市场化和相对自由的金融环境作为基础。其健康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良好的体制、信用、法律环境的共同支持。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避免民营银行倒闭引发整个银行业的信誉风险和金融危机。

  (四)加强中外资银行合作,推动两者和谐发展

  在未来中外银行的竞争中,中资银行间的业务合作十分重要。中资银行之间、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之间要加强理解和沟通,在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强合作,建立适度、良性的竞争关系,遵守市场游戏规则,维护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这不仅可以增强竞争力,还将节约成本,在相互竞争中壮大自身实力,共同繁荣中国的银行业市场。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铁刚)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