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商务部统计,中国企业海外投资65%亏损。究竟是什么原因,其中有什么可以值得中国企业走出去借鉴和反思的。
本报专访了中国前外交官、现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秘书长、弘策国际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冯炜先生,曾先后在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外交部办公厅和中国驻马耳他大使馆任职的资深外交官孟祥斌先生,以及直接投资专家刘霆先生。
吃亏在对国际环境不熟悉
<21世纪>:结合您的外交经验和驻外地区经验,能不能谈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遇到的障碍的感受和理解?
冯炜:现在说得比较多的是非经营层面,突出的是政治风险,其中一个就是中海油案例。其实如果我们认真研究会发现,政治风险不是主要问题,只是由于它一出现就会容易引起关注。
其实中国海外投资绝大部分是小规模的,像联想并购IBMPC业务这样的规模很少。美国海外投资审查委员会的调查说明,几千个企业的案子报上去只有5个被否。也就是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整体国际环境还是比较好的。
正如美国使馆一位参赞告诉我,美国正在努力改善美国在中国的形象,消除中海油这样案子的影响,向中国企业表明,美国政策是欢迎中国企业的。所以我认为,更多的走出去的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是经营层面的障碍,主要是对国外环境不熟悉造成的。
<21世纪>:我们企业对国际环境不熟悉的原因何在?
冯炜:首先是投资、贸易经验少,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比较低,尤其是投资方面的国际经验更少。特别是私营企业,在取得信息、得到融资和海外合作人才领域方面渠道很缺乏。由于海外投资在中国还是比较新的事物,历史很短,中国政府对企业走出去的指导有限,法规正在建立,但大部分是原则性的东西,配套细化的指导不够,在法律、税收、金融融资方面更是欠缺。
其次,行业协会力量也不大。行业协会应该教会企业如何规避风险、找到合适的合作方式以及如何避免恶性竞争等问题,韩国、日本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企业到海外投资,要经过行业协会的内部协调。美、欧则是专业咨询机构比较成熟,这方面中国更不发达了。中国企业走出去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成本很高。商务部研究所的一项数据表明,中国在海外投资的企业65%是亏损的。
视野和战略缺失
<21世纪>:失败的原因?
孟祥斌: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往往缺乏系统完整的战略规划,不清楚自己要什么,如何达到目标;走出去的过程中,缺乏信息和渠道,包括内部专业人才和外部咨询力量。因此在政治、社会环境、法律税收方面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障碍;走出去之后,能不能持续发展,关系到能不能和当地和谐相处。
有些企业在海外一开始是成功了,但是后来却和当地人相处不好,这是一个和当地文化、环境的协调问题,如果企业要持久,就需要中国企业和当地利益共融,并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感,不仅为自己负责,还要为当地的人文社会环境负责。这是一个高层次问题了,关系到中国企业的海外形象问题。
刘霆:战略问题,中国企业觉得比较空,其实再小的企业都要注意。首先是你要买什么?技术还是品牌、团队、市场份额?目标要开始就明确。其次是花多少钱买?往往中国企业竞购时都不注意这份资产是否值得去买,到底要付出多少成本,还有一些后续成本的发生等问题,缺乏经验。再次是能否经营?这也是中国企业容易出问题的地方,经常不知道自己能够解决经营方面的哪些问题,尤其并购后如果管理层走了,客户也流失了,问题就更突出。
孟祥斌:走出去非常需要中国企业的国际视野,要熟悉当地情况,包括政策、人文、法律等,但目前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家的国际视野不够,也比较缺乏渠道来了解。
支招三大策略
<21世纪>:就您接触的案例和经验来看,能否说下路径选择问题?
刘霆: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现在大致有三种方式,一类是收购资源,这种不能任意为之。虽然资源涉及到持续发展问题,但往往引起竞争对手的抵制。我认为本质是商业竞争。具体到能源行业,中国能源企业还没有和其他国家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就没有互相理解,当然会受到抵制,这主要是商业行为。二是市场拓展。先在海外设立销售类公司,再建立研发中心,这是让当地政府、商界所接受的一种方式,表明自己会长期发展的态度。然后才会真正参与当地竞争,比如合资,以更好实现本地化。三是收购单一资产,涉及技术、专利、销售渠道、品牌等。
<21世纪>:您如何看待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策略选择?
刘霆:中国企业走出去可以有以下三种路径选择:
以市场换技术,换品牌。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面对一个新的市场时,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比如说在欧洲一些具备全球性品牌和核心技术的中小型公司,其市场扩张能力有限,中国企业就可以参与其股份,以此打开市场。
以资本收购资产。这种在美国发展很快,像对冲基金、风险投资等。这些公司具备汇聚资本的优势,也具备投资眼光。而中国目前面临高外汇储备如何有效保值增值的策略问题,这种方式值得我们多去学习和运用。
先行策略。指的是在新技术产生的时候,特别是与其相关行业、技术产生的时候,要能看出其发展前景和潜力,先行介入,获得很多经验性的回报,包括对技术趋势的把握、对管理经验的取得、跟国外同行的互动等。而中国企业往往在行业热度高的时候蜂拥而入,是不明智的。
(责任编辑: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