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一轮上涨行情中,金融、地产、有色、钢铁等蓝筹板块的大幅上升,急剧抬高了蓝筹股的整体估值,A股市场系统性风险再度上升。
但令人警觉的是,目前基金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仍然比较淡漠。大量新基民在选择基金时,往往只看到基金过往的高收益率,没有对潜在的风险以及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予以必要的关注。
因此,投资者加强对基金风险的了解,在基金组合的配置上从积极转向防御就显得非常必要。
蓝筹股泡沫已比较明显 上周,工商银行快速拉升,周涨幅高达14.95%,在维护股指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然而,市场越来越明显的“二八现象”也说明,市场进一步上升的动能已在明显减弱。
去年,工商银行的每股收益为0.1459元,今年一季度,工商银行的每股收益为0.056元。以工商银行上周五收盘价6.69元计,其市盈率已达45倍,动态市盈率也已接近30倍。而从工商银行的总市值已超过花旗银行看,这种指标股存在泡沫已非常明显。
超级大盘蓝筹股的市盈率尚且如此之高,具备高成长概念的绩优蓝筹股就更加令人咋舌。招商银行的动态市盈率已达43倍,万科A的动态市盈率高达60倍。有分析师称,很多蓝筹股之所以获得高估值,是因为其净利润增幅超过80%,其明年的平均动态市盈率只有25倍。然而,这种高成长性本身就存在着真实性与持续性到底有多高的问题。
有些人总是以日本或中国台湾地区的股市曾经达到60倍左右的市盈率为理由,去佐证A股市场仍有上升空间。但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台湾地区的股市,它们在达到60倍左右的市盈率后,随之而来的都是漫长的下跌。
事实上,业绩支撑与高成性只是表象,其背后的实质是资金推动,但实施资金推动的主体已不是散户,而是基金。近两年来,购买基金可以获得100%收益的财富神话,正让大量储户以每天数万甚至数十万的基金新增开户数转化为基民。而基金在募集到新资金后的追加买入行为,进一步推高了蓝筹股的股价。
监管从严加大调整压力 一些投资者认为,现在股市虽然存在着结构性泡沫,但暂时出现深幅调整的可能很小,因为系统性风险的暴发通常会有一些征兆,而非系统性风险的出现往往会拉开系统性风险暴发的序曲。从实际情况看,即使是杭萧钢构这样的股票,也依然能维持在高位。
但这种情况可能正在发生改变。上周五,各大媒体都报道了广发证券原总裁董正青等人被批捕的消息,显示监管层有可能开始加强对内幕交易的监管。由于在本轮牛市行情中,上市公司在发生股改、借壳上市、资产重组等重大事件的过程中,涉嫌内幕交易的行为并非个案,而真正受到有效查处的少之又少,这在某种程度上又反过来鼓励了内幕交易者的嚣张气焰。董正青被捕有可能成为股改以来的一个历史性事件,表明中国股市在付出了巨大的股改成本之后,不会对董正青这样的“老鼠”听之任之。
与基金经理老鼠仓第一人唐建这样的小老鼠相比,对董正青这种大老鼠的惩治就更具有典型意义。业内人士认为,要确保A股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就必须对内幕交易等予以严肃查处。这种抓捕股市老鼠的行为,会不可避免地对其他内幕交易者产生震慑,并有可能引发市场调整。
基金投资宜转向防御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受牛市气氛的感染,很多新入市的投资者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他们在选择基金时往往都选择风险较高的股票型基金,对于基金可能发生亏损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这种做法会影响到资产配置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对于新入市的投资者来说,在基金品种的选择上,宜以风险低于股票型基金的配置型基金为主,如汇丰晋信2016、泰达荷银风险预算、富兰克林国海中国收益等。这些基金在股市上升阶段收益率可能会低于股票型基金,但当股市下跌时,其跌幅也会较小。同时,基金经理会进行适当的选时操作,规避大盘调整风险,捕捉反弹中的机会;而对于老投资者来说,则宜适当减持股票型基金的配置,增加现金的持有比例。
在投资方式的选择上,则建议采用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每个月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购买基金。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股市的泡沫继续吹大,投资者也不会错过机会,但假如市场下跌,就可摊低成本,更有利于长线持有。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