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炉的《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引来不少争议。有人说又拿状元说事;有人利用“高考状元不是职场状元”的结果大做文章;还有人认为,研究者根据“40%高考状元选择出国留学或定居海外”的调查结果就认定状元缺乏爱国精神,实在欠妥……但在笔者看来,这份报告最大的问题却在于其公信力可疑。
报告的发布者承认,本次调查所统计到的状元总数为350多人,能统计到职业状况的有130多人,这两个数据对于1977到1998年间我国高考状元总数1300名来说,仅占到27%以及10%。而通过这样的样本数据,就能大胆地发布调查报告,并言之凿凿地称,“在‘杰出企业家’中没有一位是高考状元;而在学术领域,中国两院院士、外国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奖人等专家名单,均没有出现高考状元的名字,同样在‘杰出政治家’中也没有高考状元”,是不是太武断了呢?
发布者解释说,“由于资料等方面的局限,加上创作时间紧迫和作者水平有限,报告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和错误之处”。但要知道,1300多人并不是一个太大的数据,要调查清楚他们的情况,进而用来做分析研究,并不是太难的一件事情。要说时间紧迫,可没有谁来催你出这个报告,你完全有时间把这个报告做得完善些、全面些、令人信服一些。
再有,此份报告所用评价指标也值得商榷。且不说院士是否就代表最高学术水平,单讲职业规律,1300名状元的平均年龄不过三十七八岁,而中科院院士的平均年龄目前是73.27岁,2005年新增院士的平均年龄为58.7岁,中国工程院2005年新增院士平均年龄则为62岁。也就是说,即便是年龄最大的状元,即便其学术成就斐然,成不了两院院士也很正常。还比如“杰出政治家”,姑且同意研究者自己的定义是指“国家级正职领导、国家级副职领导、省部级等正职领导,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等”,但根据中组部的统计,在去年已经完成党委换届的14个省份中,50岁以下的只有56人,其中45岁左右的只有21人,其中,很多是副职,担任正职的,年龄在50岁以下的,数量更小,再看我们的“状元”,年龄最大的不过50岁左右吧。
跟踪“高考状元”原本是很有意义的一项研究,但如果统计样本不充分、指标选择不合理,其研究结果的公信力无疑是要大打折扣的。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