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广州万隆
广州万?こ沙ね蹲使宋嗜?/p>
提要:本文试图探讨中国股市投资理念的变迁过程,从而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大概分析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为投资者提供一些战略层次的指导思路参考。
中国股市任何一阶段的投资理念,都和当时阶段的客观环境是密不可分的。
一,筹码集散--跟庄理论
在中国股市的发展初期,由于监管制度极度不完善,市场投资行为往往也非常不规范。在这一时期,以跟庄为主要思路的投资模式盛行。
可以说,跟庄是中国股市最初的投资理念基?S捎谧彝ü锫氲募⑽饕醋龅哪康?而题材制造配合为辅,完成整个做庄的过程。所以,在这一阶段,基本面因素往往容易被阶段性扭曲,而受到利益驱动的投资者也必然热衷于采取跟庄为主的炒做模式,对基本面的分析则较为漠视。
2001年以前的股市,基本都是以筹码集散背景下的跟庄理论为主要操作依据,这一阶段通过简单的收集和派发筹码来做庄的模式相当盛行。在这里筹码集散才是根本的和主要的,而题材及基本面的配合大部分都是根据筹码集散的要求而来的,是辅助性的。即庄家如果想要收集筹码,则上市公司一般配合性的发布利空消息,而如果庄家需要派送筹码,则上市公司一般相应的发布利好信息,信息的发布基本被操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价值的判断并不是投资者决定投资方向的主要依据,跟庄成为投资运做的核心。
二,静态估值理论
随着2001年大熊市的到来,股市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弊端和矛盾也就集中爆发了起来,这迫使管理层反思股市发展过程中的缺陷,在此基础上建立更为完善的市场制度。在这一阶段,市场监管得到加强,传统的做庄模式由于信息和筹码操纵两方面的难度加大,难以继续盛行。另外一方面,大熊市的洗礼让不少传统的做庄资金被消灭,而以基金等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则取而代之得到大力发展,开始引领新的投资理念形成。
我们看到,在03、04年的五朵金花行情中,被市场所推崇的主流钢铁、电力、汽车、石化、有色金属等板块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估值水平低,风险小而防御力强。估值等基本面因素开始成为决定市场主要投资方向的基??
这一阶段,伴随着公募基金初步发展和大部分传统做庄资金的陨落,市场主流机构开始摆脱筹码集散为主的做庄方式,投资者也开始注重对基本面的研究和调查,初步形成以价值挖掘为主的投资理念,通过估值为主要标准来建立相应的投资组合,成为市场中主流的投资模式。但是,此时对价值理论的运用,还更多的停留在静态估值的水平上。比如从成长性来看,当时所盛行的钢铁、电力等行业显然是不尽如人意的。
三,成长价值投资理念
随着股改的完成,阻碍市场发展的核心缺陷被消除;另外监管体制也进一步加强和成熟;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大发展;并且随着QFII的规模扩大,国外成熟市场的投资理念对市场开始产生一定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对股改价值的挖掘、还是对金融地产的推崇、亦或是对资产注入激情的释放,这一阶段投资者发掘主流行情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不是唯估值而论,隐含着资产重估、经营拐点等巨大成长性的题材更为市场所重视。从上涨幅度来看,估值占优的大蓝筹并不是目前阶段涨幅最大,获利最丰厚的板块。恰恰相反,实际上最活跃的往往是资产注入激情释放的重组板块,这说明成长已经替代估值,成为主流资金所最看中的因素。
这标志着主流投资理念进一步成熟,成长开始为投资者所重视,而估值因素则退居其次。
四,投资理念进化将更符合经济发展脉络
随着中国股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全球化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投资理念的发展也将日新而月异。总体上,任何一个阶段的投资理念,都深深的印刻着每一个阶段的历史环境。我们认为在不远的将来,市场投资理念将进一步演进,而影响投资理念变迁的因素主要是股市规模扩大背景下市场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载体,资金结构的进一步演化主要是基金及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壮大。
这将造成两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由于大量的央企上市,国民经济的主体部分基本完成资本化进程,股市规模空前扩大。那种完全和宏观经济发展背道而驰的股市最终将成为过去,中国股市终将成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成为反映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成长方向的指南针。
其次,相对封闭的资本市场随着全球化发展将逐步完成开放的进程,投资理念的国际化也将是不可避免的,未来投资者将要站在全球视野的高度,才能更好适应市场要求。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