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初秋时分的国际金融环境就像白居易诗词描述的那般风波四起、动荡不安。美国次级债危机有如洪水猛兽,在高速扩散中不断吞噬着世界经济平稳复苏、国际金融稳健发展的希望。虽然这场危机并不太可能像某些学者宣称的那样变成“亚洲金融风暴后最严重的金融浩劫”,但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以越来越复杂的形式卷入这场风波之中。
对中国经济而言,由于金融开放度相对于经济开放度的有所不足,次级债危机的传导机制受到了相对抑制。但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在一日多变的高频演化中,次级债风波正悄然引导国际舆论环境向施压中国货币政策发生新转变。国际保守势力的非议目标正从我们熟悉的汇率领域向利率方面潜在扩张。最新一期经济学人杂志中一篇名为《The mandarins of money(货币权贵)》的聚焦文章就婉转却又清晰地传递了这种信息,“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对全球货币环境的决定力日渐式微,以中国、俄罗斯和印度为代表的新生势力在利率变化中应该更加有所作为,对国际金融稳定承担更大的责任”。
向来标榜以理服人的国际保守势力当然会竭尽所能地让施压新兴国家利率政策制定者显得有理有据。秉承他们惯有的自我意识,国际保守势力为转嫁金融波动负担寻觅了几点貌似正当的原因。
首先,他们认为不断向外输出通胀和信贷风险的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理应为自己的放纵无度负责。在保守者看来,由于美联储和欧洲央行近年来比亚洲国家更早、更快地实行了货币紧缩,所以国际市场流动性随后的持续繁荣应该归结于新兴国家的反应迟钝和调控乏力。中国以M3为口径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从去年以来就高居20%左右,俄罗斯和印度的数字则是51%和24%,整个亚洲的平均水平大约为21%,是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虽然这些国家的同期经济增长也保持了惊人速度,但其名义GDP增长数字与货币增速相比较小,考虑到通胀在这些新兴国家并没有大幅恶化,保守者认为大量的新兴国家货币扩张通过经贸渠道和金融渠道流向了国际市场,对前期全球流动性充裕、美国信贷市场火爆形成了外部助力。
其次,他们认为持有高额美国国债的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理应为美国长期利率走高带来的房市风险酝酿负责。保守者认为,对美国国债外部需求的不断激增,推高了美国国债的市场价格,并降低了其收益率,在引致“倒挂”这个经济衰退市场“先兆”的同时,不断增加了美国房屋抵押贷款还款人的现金流压力,给次级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对此,外部大买家理应为他们的“金融大采购”带来的市场动荡埋单。
最后,他们认为拥有更大货币政策调控空间的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应该为货币紧缩中全球市场风险的降低负责。毫不令人意外,保守者很自然地将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联系在一起,并将矛头指向了“独立性”话题。中国汇率政策的稳健前行在他们看来不仅本身不合时宜,而且给中国利率政策带来了关联性桎梏。IMF近期对163个国家中央银行进行了“独立性”排序,中国、印度、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家远远落后于欧美,保守势力借此认为,加息力度较大的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已经在8月9日到11日对市场提供了大量流动性保障,反应迟钝、加息空间尚存的“低独立性”国家央行应该以加速加息为手段避免本国通货膨胀和流动性的持续外溢。
这些对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货币当局施压的原因看上去有理有据,实际上漏洞百出、不值一驳。
首先,对中国利率政策施压从逻辑上看前后矛盾。保守者非议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中国的资本管制,但试想,资本跨境流动受阻的中国又如何向国际市场输出大量通货膨胀和信贷风险呢?
其次,对中国利率政策施压从历史上看避重就轻。中国对美国国债的长期购买和持有对美国经济而言最主要的影响是正面的,提供了美国经济复苏的外部资本有力支持,而美国国债收益率变化及其对美国房市利率走高的婉转作用并非仅仅由于中国或其他美国国债外部持有者造成,且这些附属性金融变化和正面影响相比基本无足轻重。
再次,对中国利率政策施压从根源上看本末倒置。美国受困次级债危机的根源在于其自身长期以来的“透支式”经济增长、资产泡沫的非理性堆积和货币当局对长期风险的视若无睹,风险的集中释放意味着美国经济必须为自己过往的风险偏爱付出代价,而与此根源毫不相关的中国完全没有理由一并受罚。
此外,对中国利率政策施压从风格上看莫名其妙。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保守者一方面自己不想减息以招致国际通胀的持续抬头,而这在其看来仅仅因为“不愿意在减息上犯第二次错误”就足够了;另一方面,保守者又仅仅凭借对中国加息空间的随意判断而有意敦促中国加速货币紧缩,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风格根本无法令人信服。
最后,对中国利率政策施压从主权上看有失偏颇。各国货币主权是应该受到尊重和保障的,各国货币政策制定都是以实现自身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完美均衡为目标,保守者以牺牲他人自由为代价试图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的打算是令人不齿的,这种对他国政策主权的肆意干涉不仅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负责,更是对国际秩序和市场环境的潜在破坏。
总之,从汇率到利率,国际保守势力对中国施压的新趋势正在悄然酝酿,虽然目前为止并没有实质性的官方非议出现,但这种潜在不满舆论的形成和流传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引致正式摩擦的发生。对于这种可能抬头的利率政策国际压力,中国理应坚持自身的稳健风格,并在适度从紧中主动承担缓解次级债危机的国际责任,就像在亚洲金融风暴中那样,成为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减轻的主要动力。
当然,鉴于近日统计数据显示的信贷投放过多、货币增长过快和贸易顺差高企,中国货币当局需要做出有力的短期引导和调整,避免金融风险的迅速堆积成为新的国际保守势力施压口实。(作者为金融学博士,供职于ICBC总行;声明: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与作者单位无关,文责自负)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