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涨价风席卷了大家的生活。而最近一段时间,虽然大米、猪肉等生活必需品的“恢复性上涨”已暂告一个段落,但是接下来的日子仍将面临价格在高位运行的现实。
对居民而言,通胀的感受往往来自于其购买生活必需品,尤其是食品的价格。
对于这种情况,一直以来研究民众幸福指数的山东省委党校教授邢占军告诉本报记者,物价上涨削弱了民众的幸福指数。
进入高价位时代
从年初的粮食价格,再到目前的肉禽价格,一系列生活必需品的涨价,纷纷被赋予了“恢复性上涨”的名义。本报日前报道,“恢复性上涨”虽然已暂告段落,但是接下来将面临价格的高位运行。
国家统计局兰州调查队最新资料显示,上半年兰州米、油、肉禽、蛋等价格“恢复性上涨”上涨以来,导致兰州市民人均多支出107.9元。
对此,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夏业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现在日常用品、恩格尔系数相当低,所以适当提高食品价格,对生活不要紧,反倒是回归了一个正常的经济规律。“不能GDP、人均收入都在增加,农民收入没有增长。现在食品价格上涨是可控的、正常的。”
九成居民抱怨物价上涨
虽然在专家眼里,生活必需品价格“恢复性上涨”是回归了一个正常经济规律,但是在老百姓看来,花出去的钱多了,是明摆着的事。
为此,本报记者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成以上的受调查者认为明显感觉到了物价上涨。而在这9成的受调查者中,对于涨价的抱怨态度,随着受访者年龄的增大而变得越来越坚决。
而央行在8月8日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公众对通胀的感受主要基于经常购买商品的价格,当前价格上涨最快的肉禽蛋是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商品,因此居民感受到的通胀可能高于实际通胀水平。当“感受通胀”大于“实际通胀”时,价格预期可能进一步被推高。
而在调查中,部分受访者恰恰非常担心价格的传导作用会导致物价全面上涨。
幸福感明显受损
山东省委党校教授邢占军一直在研究民众的幸福指数,他表示,幸福指数可理解为“满意感”,就是老百姓对自己生活环境包括对收入、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满意感,从这方面讲,应该包括人们的收入、生活水平、成就感、安全感等几个方面。
记者注意到,收入、生活水平被列为衡量幸福指数的前两位。对于本轮物价上涨,邢占军对记者表示,物价出现一定的波动,应该有其一定的内在逻辑,但是如果物价上涨到超过居民承受能力之上,那对居民幸福指数的负面影响是一定的。
有报道称,我国城镇居民的工资水平平均总体增长12%左右,可是,据新华社报道,6月份猪肉批发价格上涨幅度高达74.6%,后者的上涨远远超过了居民的收入增长。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