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黄乾乾 本报记者 汪恭彬
杭州报道
8月17日,中国建材集团旗下中国建材(3323.HK)已与浙江境内十多家水泥企业订立意向书,将分别收购后者50%到100%的股权。
如果全部收购完成,中国建材将在浙江省内拥有6000万吨以上的水泥产量,占据浙江水泥半壁江山。
李辛龙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这位浙江省水泥业的领军人物、浙江水泥协会会长最近异常忙碌。近日,经过数次约访之后,记者终于走进他的办公室,与他交流浙江水泥业的起落沉浮。
采访被电话多次打断。电话者大多是浙江省内水泥企业的老板,他们都在关心同一个话题,那就是如何融入央企中国建材集团的整合。
春天的故事
据李辛龙称,如果中国建材集团完成上述收购目标,对浙江——这个以民营经济成分见长的省份而言,可谓完美谢幕。
年产达1亿吨的浙江水泥业,自发展伊始便以民营为主,在成功经历结构调整之后,却在2007年全球水泥行业并购浪潮席卷下,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中央企业作为庇护伞。
地处嘉兴的浙江芽芽水泥,发展迅速,已达到年产量300万吨之上。7月20日,芽芽水泥控股股东戴爱荣与中国建材签署意向书,承诺出让80%股权。
“如果要想把这个行业做好,要么兼并,要么重组。再说,兼并重组也是全球的一个大趋势。我觉得重组对这个行业是利大于弊的。”芽芽水泥说。
尖峰集团(600668.SH)的一位内部人士则称,近日将对外公告与中国建材达成的框架协议书。
浙江水泥协会秘书长崔小明表示,以前浙江企业都愿意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但现在开始大有转变。
观点转变的背后,写尽了浙江水泥业几年来的沉浮人生。
2000年以前,浙江省用机立窑生产的水泥高达95%,新型干法生产线几乎为零。而彼时安徽的宁国,河北的冀东由于国家投资,已有新型干法生产线投产。
其后,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强力领导下,浙江开展了强有力的结构调整大动作。至今,这个民营经济大省的新型干法的比重高达96%,2007年底则将达到100%,远超全国50%的平均水平。
艰辛的重组之路
2005下半年开始,浙江水泥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浙江省的新型干法水泥,虽然质量高,但反而比其他省市的立窑水泥贱价。
李辛龙表示,当时浙江产量全国第三,质量最好,利润却全国倒数第一。
李认为,这和浙江企业格局分散有关。
在政府及行业协会的倡导下,2006年初,水泥企业自发成立“行业自律小组”。
水泥协会秘书长崔小明表示,行业自律小组开展工作一年半以来,对恶性竞争起到了抑制作用,扭转了亏损局面。自律工作不但包括价格方面,还包括对能耗、环保、质量等各方面的治理。
浙江虎山集团董事长、总裁张剑星说,“行业自律对价格下滑速度起到了抑制作用,但这毕竟是面上的操作,没有从产权上改革来得有力度。在白热化的竞争状态下,就发挥不了调控作用了。各个企业都去自保了,根本管不了其他。”
李辛龙表示,虽然浙江水泥在结构调整上走在全国的前列,但由于浙江民营见长的特有属性,在一个高达1亿吨年产量的市场,却依然缺乏龙头企业。
比如山东有山水水泥,河北有冀东水泥,安徽有海螺水泥,但在浙江,却缺乏行业领头羊。
对于企业间的重组联合,经贸委的戴迪荣说,政府鼓励组建集团,希望有自主品牌。他谈到全国60强水泥品牌中浙江就占到12强,包括在省外还有很多发展良好的品牌。
在国资、民企和外资之间,浙江水泥企业最终选择了国资来整合。
这是一个怎样的逻辑?一位和中国建材签署意向书的水泥公司老总表示,外资谈判要求较高,大多需要繁缛的手续,而且基本不聘用原管理层;而国内的某些民企,比如海螺,早在十年前就希望进入浙江市场,但其收购文化,在浙江并不受欢迎。
“浙江省的企业对于外资、海螺等本身是不排斥的。但是,外资主要是资本运作,不是一种干实业、合作的态度。而海螺,是要搞自我发展,而不是重组整合。那么,在资本相同的情况下,当然更愿意倾向央企。毕竟还是自己非常熟悉、信任的央企,大家都更容易接受。”张剑星表示。
李辛龙也陆续接待过诸多买方,包括拉法基,还有马来西亚的某水泥集团。同时,一些感兴趣的公司已经完成前期调研工作,随时准备入主,但李认为,这些都不是浙江水泥业的最好选择。
“我们希望的是联合重组,在面对行业并购趋势时,作为民企,一方面可以套现,另一方面也可以倚靠央企的背景,做强做大。”上述水泥企业老总表示,“中国建材有实力,并且懂行,企业老总也比较信任。”
但挑战也随时呈现。在一个竞争性行业中,央企中国建材能否挑起浙江水泥业的大梁,其间涉及的多间上市公司,包括浙江的尖峰集团、菲达环保(其集团旗下水泥资产出售给中国建材,600526.SH),还有一省之隔的江西水泥(000789.SZ),乃至收购者本身,港股上市公司中国建材,此番紧锣密鼓的联合重组,等待它们的究竟是什么,尚在期待之中。
(责任编辑: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