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工商银行(SH:601398;HK:1398)公布2007年中期业绩报告,这也是该行A+H上市后公布的首份中报。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报告期内,工行实现税后利润人民币414亿元,同比增长61.4%(按照中国会计准则,上半年工行实现税后利润人民币412亿元,同比增长62.0%);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12元。
上市以来,工行表现出了良好的成长性,2007年上半年税后利润同比增长61.4%,远远超过该行2003年至2006年四年间30.2%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持续双下降,不良贷款率由2006年底的3.79%下降至六月末的3.29%;拨备覆盖率则从2006年底的70.56%上升至今年6月末的81.25%,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工行中报显示,净利息收益率的显著提高,手续费和佣金收入的快速增长,成本收入比控制在较好水平以及优秀的风险管理能力等因素,是工行上半年业绩强劲增长的主要原因。
上半年,工行净利息收益率为2.65%,同比提高了0.28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贷款品种结构的不断优化,大力拓展高收益贷款以及提高贷款定价能力,压缩收益率相对偏低的票据贴现类贷款规模,使得贷款综合收益率持续提高。
中间业务方面,上半年工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达到创记录的1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0%,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12.7%,较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其中,各类理财产品销售额达5185亿人民币,半年的销售额就已经超过了2006年全年的销售额,理财业务收入同比增幅高达310%。
昨日下午收盘后,工商银行在北京和香港举行两地视频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2007年中期经营业绩,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副董事长兼行长杨凯生现场回答了记者提问。
董事长姜建清表示:“上市以来,工行改革发展的新成就赢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认同。今年以来,又相继获得国际知名媒体评选的中国最佳银行、最佳零售银行、最佳托管银行、最佳现金管理银行、亚洲最赚钱银行及全球最佳交易奖等众多奖项。穆迪也将工行的长期信用等级由A2调升至A1。”
基于工行业绩的超预期表现,国内外主流投资银行纷纷调增对工行的投资评级。JP摩根对工行的评级由“持有”调升为“增持”,年内目标价格也由5.00港元调升至5.8港元;花旗对工行的评级则由“中性”调升为“买入”,年内目标价格由4.9港元调升至5.8港元。美林维持原来的“买入”评级的同时,将目标价格由原来的5.1港元调升至5.9港元。
随着股价的不断上扬,近日,中国工商银行总市值突破两万亿元人民币(约2600多亿美元),一举超过花旗集团,成为全球最大市值银行,进而成为全球第三大上市公司。
对于外界普遍关心的次级债风波对工行影响几何问题,副董事长兼行长杨凯生正面回应道:“目前,工行外汇债券总额为284亿美元,其中,以次级债和次级房贷为基础的债券共12.29亿美元,占外汇债券总额的4.32%,占工行总资产的0.0012%。而且,工行所持有的次级债券,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被降级。”
据姜建清透露,工行目前的敞口外汇额为70亿美元,为了抵御人民币升值风险,已通过外汇衍生品投资等积极运作来剔除风险,并产生了一定盈利。未来如果有机会,也会积极尝试通过购并方式,进行海外股权投资,规避敞口风险。
作者:潘红敏 张胜男 证券日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张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