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高璐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三季度管理部门暂停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上市之后,新一期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试点发行将在近期启动。而工商银行和浦发银行以普通商业贷款为基础发起的证券化产品(ABS)有望拔得头筹。
在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市场从业人员中,对新一期资产证券化试点的推行前景多持喜忧参半的观望态度。因为最近一期国开行07开元的流标,让不少银行对于推行资产证券化是否存有市场需求持怀疑态度。但多位券商研究机构的分析人员指出,从央行强调通过金融创新继续推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试点工作,第2期试点时隔一年后的再次启动,以及国内银行由美国次级债“蝴蝶效应”中得到的启示来看,作为防御、转移银行系统集中风险的最基础工具,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的发展规模和规范程度将在今年加快脚步。
第二批试点发行在即
据消息人士透露,第2批资产证券化项目试点将在近期试水,浦发银行和工商银行的准备情况在试点银行中均排在前列,而日前浦发银行在日前的公告中表示,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已获得监管当局的许可,首批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将于近日推出。据此前公开信息显示,新批规模初步限定为600亿元,试点机构可能扩大到六七家,同时发行产品的种类也将较前期有所增加。
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第2批试点中,各银行选取的标的各有不同。同第一次试点时一样,建行准备以住房抵押贷款作为基础资产发起证券化产品(MBS);民生银行则准备以商业物业作为基础资产发起证券化产品(CMBS);而浦发、工行等大部分银行都选择做普通的商业贷款作为基础发起证券化产品(ABS)。
但不久前,总额不超过80.56亿元的国开行“2007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以发行失败告终的冷遇,也为有意推行资产证券化的银行带来不可避免的担忧。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目前资产证券化还没有进入大规模推广与发展阶段,市场和主体不成熟所引发的推行过程中的阻力也不可避免,但随着第2批试点的启航,试点机构和产品的扩容,资产证券化产品在银行间市场的影响力也将随之放大。此前人民银行在信贷产品创新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将继续推进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试点工作,开发将间接融资转化为直接融资的工具。
国信证券固定收益部分析师皮敏指出,与第一批试点相比,第2批即将面世的资产证券化试点无论从产品本身,还是所处市场环境来看,都较前期有所改善。“其中最重要的是目前市场环境非常好,资金面充裕的基本面基本稳定,市场利空基本出尽,机构投资热情高涨,资产证券化产品在这段时间推出可以起到丰富投资品种的作用,同时不至于面对无人问津的尴尬处境。”
工行债券交易员夏晓辉认为,银行本身从产品上也加以改进,信贷资金的来源较从前的范围明显扩大,并且多选在经济发达地区,偿付能力明显提升;考虑到目前国内正执利率上行空间,利率风险受到投资机构的关注,所以从今年国开行开元第一期ABS起,产品设计开始启用浮动利率定价。同时,扩大投资者范围也在有关监管部门的考虑当中,有消息显示,保监会可能对此前规定的保险公司不能投资无担保产品逐步开启“绿灯”,此举将不仅能够帮助资产证券化市场填补买方需求缺失,同时也为无担保公司债的发行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为进一步增加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工具对银行业的吸引力,国税总局此前也表示正拟出台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据悉,交易所也正在积极推进各项制度建设,力求进一步拓展资产证券化市场。深交所目前已经将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转让时间由收市后半小时拓展到全天至下午3点30分,成为深交所交易时间最长的品种及唯一由管理人提供双边报价的挂牌产品。上证所则有意将资产证券化产品交易纳入该所近期推出的具有做市商功能和融资融券功能的固定收益电子平台。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也已经设计了适合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债券综合业务系统,可以承担试点扩大后更大规模的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和交易。
专家指出,现阶段要想加速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除了放宽资产支持证券投资范围的限制、加大其信息披露的力度之外,还需要采取通过改善交易机制、允许回购融资等手段改善其流动性、建立完善的信用体制、引如降低投资资产支持证券的税收和市场交易成本等等措施,利用更多综合的手段来推进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试点工作,开发将间接融资转化为直接融资的工具,从而推进资产证券化的进程。
流动性不足成为瓶颈
工行债券交易员夏晓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银行间推出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流动性很差,此前挂牌上市的品种在银行间二级市场上交投一直非常淡静,而这些品种在一级市场招标结束后,中标的机构也只能以持有为主,因市场目前尚未引入回购等方式增加其流动性,这笔冻结的资金只有等产品到期后才能兑现。夏晓辉指出,这就是中国首批证券化的试点早在2005年底由建行和国开行拉开帷幕,但至今其现状和进展仍不能令人满意的核心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我国目前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仍属于大宗交易范围,处于间歇性发展和间断性交易阶段。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非连续竞价,抑制了产品交易的活跃性,也一定程度上成了投资者涉足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一道屏障。此外,个人投资者参与率也非常低。据悉,目前银行间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投资主体主要为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目前还不能参与该类产品的投资,基金公司投资设有一定的额度限制。
夏晓辉还告诉记者,由于审核和评估机制尚不完善,资产证券化产品在外部评级时等级往往较低,同时信息披露体系还未形成,这就给不熟悉银行内部贷款体系的投资机构以先入为主的错误印象。所以到目前为止,银行间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行主体同时也成为了投资主体,整个市场基本被局限在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体系中,基金公司至今鲜有参与。
由于目前股市火爆吸引投资资金,国债流动性溢价低,也备受风险厌恶型资金追捧,同时下半年公司债和特别国债的发行无疑将继续增加债券供给量,资产证券化产品如何定价来争取投资机构的关注也成为发行产品银行所头疼的事情。有市场人士指出,由于目前市场流动性不佳,融资标的良莠不齐,可供参考的公允价格又尚未形成,所以目前有意发行此类产品的银行只有通过机构询价来确定产品收益率。
此外,《税法》中也没有针对资产证券化的免税规定,税收负担大幅度抬高其运作成本;《会计法》中没有明确的条款规定资产证券化相关的资产、负债的转移和确认方法;《企业破产法》、《贷款通则》、《商业银行法》、《担保法》、《证券法》、《合同法》、《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都缺乏专门的条款来规范资产证券化。业内人士指出,突破法律和制度上的障碍也成为中国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当务之急。
次债危机带来的启示
近来,一场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起的风暴正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作为少数几个未被此轮风波影响的金融市场,中国能够独善于其身恰恰是因为中国资产证券化推行的“姗姗来迟”。专家指出,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正在进行的证券化试点选取的资产是正常的抵押贷款,而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正常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并未出现过大的问题。而与美国次优抵押贷款支持债券类似的国内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产品,目前还尚处在试点阶段,且规模不大,因此这一引发国际金融市场风波的导火索并不会殃及中国市场。
但随着央行多次提高存贷款利率,国内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已经越来越大。而历年来作为银行优质贷款并占据重要权重的房贷,一直被商业银行视为争相强抢的“蛋糕”。而迄今为止,国内银行还没有实现资产证券化,所有按揭贷款都是存放在银行,也就是说,所有风险都集中于银行。银监会最近调查数据就已经显示,国内部分省市的房贷不良率连续3年呈现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假房贷”、“假按揭”案件层出不穷。专家指出,在房地产价格上升的时候,银行应注意合理地控制风险,这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作者:高璐 (来源:证券时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