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证券频道 > 证券要闻_证券频道

四大证券报连发头版评论员文章提示股市风险

很多股民并未意识到,风险在悄悄逼近。(CFP供图)
很多股民并未意识到,风险在悄悄逼近。(CFP供图)

  四大证券报连发头版评论员文章提示股市风险

  市场人士指出,这在A股18年发展历程中都属前所未有

  编者按:8月29日,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分别刊发头版评论员文章《切莫过度透支A股未来》和《从牛顿被套说开去兼谈5000点上的财富观》,提示国内股市风险。前一天,证券日报和中国证券报也以头版评论员文章名义转载了《不在泡沫中疯狂就在泡沫中崩溃》(证券日报:历史经验值得重视 中国证券报:贪婪vs恐惧),观点仍是对股市风险的关注。

[热议]:5200或成新的政策顶

  市场人士指出,在A股从1990年至今的发展历程中,相关媒体如此密集、大篇幅地发表风险提示文章,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

  切莫过度透支A股未来

  市场从没像今天这样勇猛,投资者也从未有这样的困惑。在国际国内市场不断联动,国内市场不断发生变化的复杂格局下,怎样洞悉并把握住投资的方向,成了投资者必须面对的一项命题。业内人士提醒,绝不能忽略历史,更不能无视市场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把自己淹没在“市梦率”的美梦之中。

  毋庸置疑,与两年前相比,今天的A股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上市公司基本面、市场制度基础,还是外部资金供应,都支持着A股的走牛。尤其是上市公司今年中报业绩增长的超预期,更为整个市场向纵深挺进提供了坚实基础。截至8月24日,共有109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07年中报,加权每股收益达到0.1751元,可比样本同比增长65.64%;其中88.9%的上市公司实现盈利,75.78%的上市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出现显著增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优质蓝筹股的价值重估成为市场上涨的主要动力。从8月1日的4300点开始,市场不断走高,昨日一度冲上5200点,累计上涨幅度接近20%。与5月30日之前相比,市场投资者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成为引领市场做多的主角。7月份至今的一个多月时间,已经有11只新基金成功问世,近半数新投资者通过基金间接入市。

  “因此,这一波的市场上涨有其客观基础,”有市场人士如此评价,“但是,随着大盘蓝筹股的全面上扬,两市的平均市盈率已经快接近40倍,A股成为全球最贵,这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并透支了股指后续的上行空间。”

  历史经验告诉人们,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任何市场的调整往往发生在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最为膨胀的时候。申银万国最新的一期市场策略报告就将现在的市场状态形容为“微妙的乐观”,认为这种乐观将很难长期维持。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演变,以及对实体经济影响趋势的明确,A股资产仍将回归全球运行趋势中,A股高溢价不会长期存在。

  中信建投最近也发布策略报告,提醒投资者正确认识所谓的“漂亮50”行情。最近,随着大盘蓝筹的启动,在机构的主导下,“漂亮50”概念在中国再度活跃。然而,不为人知的是,随着1973年石油危机的到来,美国股市由牛市迅速转入熊市,曾经备受追捧的“漂亮50”也是跌得最深的股票,并一度成为过分投机、股市泡沫的代名词。

  尽管进入90年代后,“漂亮50”得到平反昭雪,但是却带来了更为严重的后果,直接导致美国股市再次陷入疯狂,尤其是网络科技股,股价几乎“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科技股泡沫在疯狂了一年后终于破灭。而迄今为止,美国的“漂亮50”中也先后有15家公司被收购、退市或破产,风光不再。

  从上述现象中,我们应得到这样的警示:在汲取美国“漂亮50”带给投资者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也要警惕中国“漂亮50”可能出现的泡沫,避免重蹈覆辙,尤其是要注意不要为成长性付出过高的代价。“能买市盈率低的股票就不要买市盈率高的股票”,“不管成长性有多好,都要注意股票的买入价格”,上述报告最后的一些结论,值得当前的投资者参考。

  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准备。“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对于任何一个投资者来说,这句话都需要时刻谨记。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近期监管部门对投资者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随着券商、基金公司以及基金销售机构对新入市投资者风险揭示的真正落实,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正在不断强化。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不仅需要有成熟健康的上市公司、各类中介和到位的监管手段,同样需要有成熟理性的投资者参与。正确把握市场的发展规律,战胜贪欲,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证券投资者。

  从牛顿被套说开去

  兼谈5000点上的财富观

  “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的疯狂。”1720年4月20日,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牛顿卖出了所持的英国南海公司股票,获利7000英镑,大概感觉到自己“踏空”的牛顿之后又买回南海股票,随着南海泡沫的破灭,牛顿以亏损2万英镑了局。

  2万英镑对牛顿意味着什么呢?以1699年就职英格兰皇家造币厂厂长时年薪2000英镑计算,牛顿在南海公司股票上赔掉了10年的薪水!南海股票作为一只典型的“妖股”,有着资产注入、税收优惠和业绩大幅提升的题材和预期,一年内,股价从128英镑蹿升至1000英镑,又回落到124英镑,最终清算时,其资产已所剩无几,概念消散,金银消散。

  翻弄史料,不能得出牛顿“不熟悉金融”这个结论。事实上,作为皇家造币厂厂长,正因牛顿在任时主张的货币重铸,才维系了英国常年的金银比价稳定,进而助力于英国金本位制的确立———据此说他是金融家也不过分。

  然而,智者如牛顿,也难免随着芸芸众生,陷入对南海泡沫的大众幻想和群体性癫狂。

  “大众幻想和群体性癫狂”一词,来自1841年出版的同名著作,苏格兰历史学家查尔斯·麦凯在这本书中谈到了南海泡沫,谈到了与南海泡沫同期的密西西比泡沫,谈到了更早的郁金香泡沫。当然,与这些资产、类资产泡沫并列提到的大众幻想和群体性癫狂事件,还包括对炼金术、占卜术、催眠术、女巫迫害、十字军东征等一系列臭名昭著的事件。对后面这一组事件,我们已知其愚昧指数之高,但对前面一系列事件,我们仍在一次次重演,近者有如兰花、普洱,不变的总是那一种幻想和癫狂。

  如果可以给证券账户开户数做一个指数的话,会发现这个“开户指数”与行情指数的相关性极高,且总有一个时滞,这也就意味着,起码从过往的经验看,指数上涨必然带来开户数的上涨,从逻辑上来说,开户将带来资金,并进一步推动指数的上行,如此反复。

  以记者的学识,尚难以将目前市场的表现与大众幻想和群体性癫狂联系起来。但说到资金对行情的推动作用,恐怕市场内外,没有第二种结论。

  坦白讲,在市场高位时仍然决心入市,除了人性贪婪之外,恐怕很大程度上还在于一种攀比的心理:既然他能赚,我怎么不能赚?既然他能翻倍,我怎么不能翻倍?因此,入市就是铁了心赚钱、铁了心翻倍来的,更何况,在别人都赚钱的时候,如果自己被抛下,那是怎样的孤独和失落?在资金推动上涨的机制下,越多人赚钱,就越要有更多人的资金来支持——殊不知,再激扬的音乐也是会平静的。 新快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铭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