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不一定是市场化。将股权激励等同于市场化,显然混淆了手段与目标的界线,也有可能给完全非市场化的股权激励制度大开方便之门。
最近两则关于金融机构的消息,都与股权激励有关。央行8月27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坚定不移地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长文,明确提出将从多方面继续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并要求尽快形成员工持股、高管层股票期权等在内的激励约束机制。
作为应和,建行行长郭树清同日在香港举行中期业绩发布记者会时肯定,建行推行全员持股的成效令人欣慰,并且透露针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方案正在制订中,董事会的计划是希望年内能够实施。
谁都知道,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内容庞杂,举凡经营机制、风险内控、业务更新等,无不包含在内。有关方面的改革推进时有耳闻,但没想到监管层与银行推进最迫切的却是股权激励机制。事实上,目前之所以频提股权激励而不提银行高管选拔市场化,不过因为分享利润易而改变机制难。
到底是有了市场机制才有股权激励计划,还是有了股权激励计划就能有市场机制?这不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死循环,而有明确的答案。支持股权激励者往往以华尔街与硅谷高科技企业的股权激励作为证据,殊不知他们的证据建立在冰山之上。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历经数百年沉浮,根据各个时期建立起的不同的激励机制,并无一定之规。如果中国的国有银行如华尔街金融机构一样产权明晰、竞争充分,那么,不论怎样的激励机制,只要企业认为合适,又不损害投资者利益,悉听尊便。
一些国有商业银行认为中国银行业已经进入充分竞争阶段,百余家城商行,加上取得法人资格的外资行,国有商业银行前有来敌后有追兵,无垄断溢价可言。但我们看到,我国的银行有不同层次的牌照,城商行异地开设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而近日中行被指定为个人投资香港股市的特许金融机构,显然也不是竞争或者招标的结果。客观地说,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盘确实在收缩,但并不等同于垄断溢价已经消失。
在资本市场高涨期凭借特权获得股权激励,获益的无疑是银行员工,尤其是银行高管。早有建行员工指出,按照管理层级而来的持股额其实已经暗渡高管股权激励之陈仓。
要实行股权激励,可以,前提是让所有的银行享受同等的竞争机会,以市场手段聘请资深专业人士出任高管。一句话,实行真正的市场化、专业化管理。否则,无论用什么理论都无法改变银行高管借资本市场的盛宴来狂欢的本质。事实上,按照目前我国银行的性质,根据银行的业绩按照国际标准实行高薪,是个更公平更可行的选择。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另一则新闻。同样是在央行网站上,《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文章,表明我国发轫于2005年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将要跨出重要一步。
值得关注的是,银行将拿出什么样的资产进行证券化,是否将劣质资产面向社会机构,而将优质资产来由关联机构分享?如果将可疑类贷款首先证券化,那不过是向社会转嫁风险的举措。果真如此的话,人们将有足够的理由发出这样的质疑,在得到资本市场的溢价后,丰厚的利益通过股权激励机制由一部分人分享,而真正的风险却由另一部分人承担,这样恐怕不妥。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