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玩MP3有人啃馒头———城镇学生消费水平是农村学生3倍
从小饭馆、洋快餐到高档酒店———97%以上的大学生过生日要请客
“不买手机电脑还叫上大学”———72%的学生买电脑不为学习为攀比
核心提示
开学了,大学生们纷纷返校,年复一年的“开学经济”再度席卷省会。
随着“开学经济”的升温,日前,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申静、张程明两位老师和学生张炳灿一起探究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他们采取调查问卷和座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了石家庄西南高校区的几所高校的部分在校本科生,共发出问卷520份,收回392份。“‘开学经济’现在已成为高消费的温床,但这其实只是大学生每学期高消费的开始。”申静说,他们在调查中进一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整体上是不合理的,而且个体差异很大。
调查:大学生消费“面面观”
在申静他们制作的问卷调查表上,记者看到涉及月消费情况、花费主要在哪些方面、家庭收入情况、造成超支的主要原因等,内容非常全面,“我们的调查是希望能从对当前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分析入手,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剖析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申静说,在问卷调查和座谈会上,有很多大学生高消费人群很直接地表述了自己对高消费的看法。
有人玩MP3有人啃馒头
“我们调查发现:大学生消费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消费水平存在两极分化。”张程明介绍说,城乡之间的收入水平差距拉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今大学生的消费。
据他们统计,大一学生的月平均消费在350元以下的最多,占到42%,其中35%的学生来自农村,而大一出现月均消费在1200元以上的学生高达3%,这些学生几乎全部来自城镇。这些统计数字显示,城镇学生的平均消费水平相当于农村学生的3倍。
在他们提供的“各年级学生月均消费对比表”中,记者看到,从大一到大四大学生的消费并不是一直上升的趋势,大一月均消费最不合理,两极分化最大,而大三月均消费最高。大二学生的整体消费水平升高,月均消费在350—500元之间和500—800元之间的分别占到41%和38%,月均消费在350元以下的减少到13%,同时月均消费在800—1200元之间的学生占到8%强。大三学生中月均消费在350元以下的又有所下降,月均消费在350—500元之间的继续增长,占到57%。大四学生各水平的月均消费居中。
调查显示,贫困生在经济方面确实存在压力,在问卷调查中,有贫困生就表示吃饭常常“啃馒头”。与此相反的是,有少数高消费学生消费观念非常前卫,尤其表现在对数码产品的追求上,手机、笔记本电脑、MP3屡见不鲜。张程明介绍说,座谈中有学生就表示:月消费在350元以下是“没办法”,在800—1200元之间“比较自由”,在1200元以上是“跟着感觉走”。
人情消费高过学习支出
“大学生高消费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他们一般都不是用在学习上。”张程明介绍说,相对于其他消费,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支出是偏低的。
从他们统计的“各年级网络月均消费对比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网络消费中各年级学生用于学习上的支出比娱乐方面少得多,特别是大二学生每月娱乐消费在100元以上的居然占到21%,而学习方面支出在100元以上的仅占到3%。
“大学生存在很大的惰性心理,许多学生特别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只想着如何放松,把学习看得很轻。”张程明说,与学习方面支出不足相反,当代大学生的人情消费却很高。据他们调查统计,大学生过生日97%以上都要请客,请客地点从学校附近的小饭馆到洋快餐,再到比较有名气的高档酒店等,档次不同,请客费用也从50元到300元不等,有的甚至达到上千元。
此外,当学生干部等情况也要请客,他们认为既然自己在这些方面有所获得,也应该有所“付出”,让同学们和自己一起享受快乐,请客吃饭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而评上奖学金也要请客,96%的拿奖学金的学生都要请大家吃饭。
在座谈会上有同学甚至感慨:如果遇以上这些情况不请客很可能便被视为“不够交情”,“不上路”。
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原则
“如今的大学校园中,谈恋爱成为一种时尚,手机、电脑似乎已经成为必备之物,时尚饰品、名牌服装也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申静说,如今大学生恋爱已经从一种现象上升为一种潮流,调查发现,有71%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正常,不谈恋爱不正常。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此外,大一学生中有30%的学生拥有手机,大二学生中这个数字高达98%。而大二学生中拥有电脑的占到55%,大四这个数字高达76%。但是72%的学生承认自己买电脑首要原因不是学习,而是看到别人买了自己也想买。
座谈中,有部分学生就反映,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更新款的手机,有的学生情愿节衣缩食,甚至压缩自己的饮食和学习开支。为了拥有一台电脑,有的学生甚至挪用学费。
“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为出,虚荣心的驱使又使其形成了无休止的攀比心理。”申静说,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中多一半的人“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三分之一的人“追求流行、时髦与新奇的东西”。
走访:高消费从开学开始
商家广告直指“开学经济”
“电脑5000元,手机2000元,数码相机3000元……”这是一位大一新生的开学行头。随着近几日各大高校陆续开学,在各大超市和商场,“开学了”的广告语随处可见,开学经济开始升温,各种文具、MP3、学习机甚至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商品的销量大增。
记者在走访省会部分高校时发现,虽然还只是一个学期的开始,但大学生“高消费”已经初见端倪,很多大学生一入校门就开始攀比着自己刚刚更新的“设备”,计划着近期的各种娱乐……
大学生校内攀比“三大件”
陪同儿子到石家庄经济学院报到的黄女士就感慨地告诉记者,儿子暑假在网上聊天时就知道了同学都要带电脑、MP3等去上学,便也向爸妈要,还说“上大学不买手机电脑,还叫上大学吗?”黄女士说:“我开始也怀疑,上大学真的需要带电脑吗?为此我还专门和几个同事交流了一下,发现儿子所说的‘三大件’现在的确成了大学新生较普遍的‘装备’,所以也就给他买了个二手笔记本、MP3和手机。”
高校周边经济再度繁荣
随着新生入学、老生返校,高校周边经济再度繁荣,学校周围的茶座、咖啡厅、自助餐厅、火锅店等适合聚餐的场所生意尤其火爆。
不少学生刚放下行囊,就迫不及待地赶到超市、商场购物,一位正在试穿皮鞋的学生告诉记者,刚开学手头比较宽松,便为自己置办一些行头,稍后还要和同寝室的聚餐,老乡也要“撮一顿”。
“握有每月数百、上千元生活费的大学生手头宽裕,又没有任何学习、考试压力,于是吃喝玩乐高消费成为席卷校园的一股风气。”有位大学老师说,对于商家而言,开学初无疑是他们的“黄金周”的开始。
在采访中,有老生更表示,开学初的“装备升级”还只是开始,入学后大部分学生还都会不同程度地产生“钱不够花”的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从银行透支不同金额的贷款,一边大方花钱,一边负债累累。
这份《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大学生的消费问题已经不是孤立的个人问题。社会、学校、家庭都有责任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向他们传播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提高大学生科学的消费意识。
申静、张炳灿、张程明建议,高校可以尝试把消费观教育纳入校风教育与"两课"教学观的范畴,从新生刚入学开始就大力倡导健康的消费观念,反对各种不良消费观念。而家长应给孩子建立监督机制,例如实行账本制,要求学生本人建立一个账本,自己的每一项开支都有一个账目明细。
采访中,有业内人士更进一步指出,除了攀比心理外,目前大多数学生还缺乏理财观念和意识,从来没有个人理财之类的计划。
"金钱教育越早越好。"该业内人士介绍说,在西方,针对儿童的理财教育从小就在家庭开始了,然而在中国,大部分孩子都躺在父母的钱包上生存,因此他们的财商低下,并缺乏生存能力、创业能力。其实,现代教育应该向学生渗透理财观念,不仅家长要引导,全社会也要相应地进行配合。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