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单直接面向市场发行的特别国债昨日终于掀开了盖头,经过公开招标,15年期特别国债的中标利率落在4.68%的水平上。市场认为,考虑到上周央行宣布加息后对利率的拉升作用,本期特别国债的票面利率并不显高,反而向市场传递出中性的信号。
刚性需求占上风
发行结果显示,共计554.5亿元资金参与投标,首轮招标的超额认购倍率为1.85倍。
从明细来看,首轮招标中认购额向大机构倾斜的集中度非常高。农行以40亿元的认购额成为标王,银河证券和全国社保基金分别中得37.4亿元和33.5亿元。除此之外,工行、建行、交行和中国人寿集团等国有大行和保险龙头的参与积极性也非常突出。
但是中小机构的积极性并不显著。西安商行交易员胡文斌表示,小机构主要通过高收益率投标以期博取边际,来自大机构的刚性的配置型需求占了本次发行的上风。
首轮招标结束之后,还有部分甲类承销团成员参与了追加发行,使得本期特别国债的总发行量达到了319.7亿元。
发行利率成市场标杆
国泰君安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林朝晖表示,特别国债直接面向市场招标发行打破了市场原有的预期,且发行利率结果对市场具有直接标杆作用,事实上已经构成上周债市加剧调整的主要导火索。
在央行上周五宣布加息和特别国债发行的双重压力之下,上证国债指数昨日继续下行,缩量下跌0.15%,收于109.71点。
从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公布的收益率曲线来看,15年期固定利率国债的收益率在上周五就已经上冲15个基点至4.67%。某国有银行交易员指出,这可能是因为上周五5年期进出口行金融债发行利率远高于二级市场水平进而拉动了利率的上行。从图形上来看,收益率曲线长端的上行幅度也要大于短端,显示出陡峭化的趋势。
本周五,市场还将迎来一期300亿元10年期特别国债的发行,虽然被压抑大半年的投资需求需要得到释放,但是由于建设银行、中海油服等新股接连发行将冻结海量资金,因此市场预期,最后的中标利率也还将维持在相对中性的水平,而不会被压得太低。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