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的热潮终于开始涌动。只是现在的主角,不仅是中国企业,还有美国50个州的州长们。
2007年9月21日,美国马里兰州副州长安东尼·布朗现身上海。"我们这一届州政府2007年1月刚成立,提高劳动就业率和经济发展速度,是我们这届州政府的核心策略。
"9月21日下午,安东尼·布朗向本报记者解释他们来华招商的目的。
这样的解释,这样的美国招商团,在今年中美经贸热点中,逐渐升温。
此前,美中贸易发展协会主席罗伯特·古德曼指出,改变中美贸易不平衡需要鼓励更多中国企业投资美国(见本版7月7日文章)。
而每一次州长来访中国后,总是伴随着一批庞大的中国企业代表团赴美实地考查。
中美不平衡的双边投资
还有比马里兰州更积极的。如德克萨斯州,原来每年一次的"美中招商与投资项目洽谈会",现在也改为每个季度一次,这些投资活动,当地的州长,甚至美国商务部高层都会亲自与会,向中国企业耐心解释。
"我们在美国之外的八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专门的机构,吸引当地企业到美国投资,但我们现在的重点是放在中国。"安东尼·布朗向本报记者表示。
而美国一直是世界资本理想的投资地。
2005年,外资注入美国的金额达到了590亿美元。而2006年,这个数据飙升了67%,仍然占据了全球吸引外资第一的位置。同时,外资企业也为500万美国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占据了美国庞大经济体17%的份额。
但美国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投资地。2006年中美双边贸易额比1979年增长106倍,达到2626.80亿美元。截止到2006年6月底,中国在美国的投资累计仅仅只有达到8.23亿美元,而同期,美国对华投资达51555项实际投入532.03亿美元。这就是中美经贸关系中,被一再做文章的"双顺差"问题。
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对美投资额仅占美国对华投资额的1.5%,占其他国家在美投资总额2万多亿美元的万分之四,远远落后于英国(2500亿美元)、日本(1770亿美元)、德国(1600多亿)、荷兰(1600多亿)和法国(1500亿)。
目前这一境况有望改变,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领事房柯文向记者表示,"2006年,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的增长已经达到了30%,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投资美国 首选基层政府
但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进军美国市场容易,投资美国本土,还有重重疑虑。
目前中国对美投资主要涉及工业、科技、服装、农业、餐饮、食品加工、旅游、金融、保险、运输和承包等广泛领域。
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虽然还不大,但历史却很长,适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贸易公司。
"到美国投资,我们走过了三个阶段"。江苏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说。红豆集团是中国较早到美国投资的民营企业。
周海江所说的三个阶段主要包括:第一步是单纯把商品销往美国;第二步是通过在美国股市上市来募集资本;如今中国企业逐渐开始向美国直接投资,有的是把工厂建到了美国,有的则并购了美国企业,还有些公司在硅谷等科研重镇建立了分支机构,把技术研发机构搬到了美国。
"如何保证中国企业在美国不被歧视",这是中国企业家在与安东尼·布朗午餐时提出的问题。
与这个问题相关的是,中国企业如果要到美国投资,如何面对美国联邦政府设立的投资审查机制。(见本版8月3日文章)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领事房柯文向记者表示,"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些法律仅仅影响其中1%的投资领域,其他99%是不受限制的。"
考虑到多数官方批评都来自国会而不是州及地方政府,包括尼康、索尼、松下和东芝在内的众多日本公司当时的策略是,建立或扩大了驻华盛顿的代表机构,以期为自己营造一个更加积极的形象。至少有37家日本公司在华盛顿设有这类代表处,这使日本成为在美国首都开设代表处第三多的国家。
而日本公司另外一个赢得声誉的做法是,在基层政府层面上寻求支持。日本公司受到美国许多州长的热情欢迎,如田纳西州前州长拉马尔·亚历山大(LamarAlexander)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成功地吸引日产汽车公司(Nissan)和小松公司(Komatsu)前来田纳西州投资,成为日后各州吸引外资的典范。
"我们没有投资额度限制,我们乐意为所有来马里兰州投资的中国企业服务。"安东尼·布朗向来参加投资论坛的中国企业如是承诺。"通过州政府,可以避免许多不确定性风险。我们可以预见的就是政策的稳定性。"安东尼·布朗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