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其东北部实施一个庞大的粮食增产计划,斥巨资加快这里的中低产田改造,利用10年左右时间使粮食生产能力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0亿公斤以上,进一步发挥其在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
中国政府最新公布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要在东北地区建成“现代化国家级商品粮基地”,确保其具备稳定的粮食生产能力和商品粮供给能力。
据国务院振兴东北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数据,近年来,东北粮食产量在全国比重不断上升,为全国粮食供求平衡和粮食安全做出了较大贡献。去年东北粮食产量达822.5亿公斤,占全国的16.6%。
中国东北地区拥有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东北平原黑土带,是中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耕地面积约3亿亩,占中国耕地总量的16%。
农业专家认为,由于水利设施不完善,东北尚有大片低产田,粮食增产潜力很大。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中低产田综合治理改造、品种改良与技术投入,提高耕地等级,建设粮食单产在500公斤/亩左右、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中国政府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东北地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良种繁育和农机装备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十一五”期间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将先期改造中低产田6000万亩。
来自中国权威科研机构的专家分析认为,东北具有肥沃的黑土资源,如果进一步改善其生态和生产条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再增加100亿公斤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黑、吉、辽三省目前已启动这项投资庞大的粮食增产计划。据吉林省政府有关负责人透露,吉林规划利用5年时间,投资265亿元人民币,实施增产50亿公斤商品粮工程。
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省份——黑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大为说,黑龙江将建立总面积达1亿多亩的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将商品粮年产量从250亿公斤提高到300亿公斤。
辽宁省也在多方采取措施,促进水稻机械化栽植面积达到100万亩,综合运用农艺技术等措施,使水稻年产量突破50亿公斤。
在今年遭受到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东北地区仍然保持了较好的粮食生产势头。根据气候等方面的因素综合分析,今年黑、吉、辽三省粮食总产有望与上年持平,其中水稻增产幅度明显。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主任尚强民说,稻谷产量连续增产,改变了稻谷当年产量低于当年国内消费量的局面,国内稻谷市场实现了新的平衡。这个平衡对于确保国内的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统计局此前发布统计,受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今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5%,为今年月度最高涨幅,连续4个月创出新高。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4%。
目前,中国政府已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证市场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官员表示,把粮食价格稳定在目前的水平,有利于在保证农民增收的基础上稳定价格总水平。
由于全球粮食减产和石油价格上涨,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玉米、小麦和大豆等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去年全球谷物产量19.85亿吨,比上年减产3300万吨,其中小麦减产2700万吨。全球粮食库存降到20年来的最低点。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