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区域石油天然气的开发需要大型设备,目前这些设备的租金很高。有些钻井船的租金额高达每天近100万美元,这其中还不包括维修费用。即使这样还不一定能租上。
9月26日,中海油自主设计、自主建设、自主运营的首座加油站,在广东省惠州大亚湾南海石化工业园区西侧成立,意味着中海油的“上岸”步伐提速。
同时,中海油的另一只脚却在加速“下海”,其目标是3000米深的深海区。这个新目标有望在三年内成为现实。
《财经时报》获悉,中海油总公司已经决定将其“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建造项目的造船厂定在上海,建造期三年,将于2011年交付使用。
早在8月份,中海油总公司就曾与挪威一家公司签下《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设备包合同》,该合同价值1.3亿美元。由此,中海油正式向深海挑战。
纵深300米至3000米海域被称为深海区,该区域油气矿产丰富,是能源领域最具潜力的处女地。中国拥有70万平方公里的300米到3000米深水域,深水域石油天然气储量十分丰富。
有数据显示,深海能源储量将是陆地能源储量的100倍,但由于技术上的不足,这些地方的大多数区域我国根本就不具备勘探开采能力。
“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我国在技术上和装备上和国际一流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国的深水探采只能达到300米,而国外早已经达到了2400多米,甚至3000多米了。”中海石油研究中心首席工程师李清平对《财经时报》说。
此前,中海油总公司在开发深海石油天然气上,不得不通过与外资合作或者租赁国外公司的钻井勘探设备的方式进行开发,但是这两种方式的成本都非常高。
“深海区域石油天然气的开发需要大型设备,目前这些设备的租金很高。有些钻井船的租金额高达每天近100万美元,这其中还不包括维修费用。即使这样还不一定能租上。”李清平如是说。
因此,中国必须建立自己的深海船队,建造自己的深水钻井平台。这不仅是中海油海洋石油战略发展的需要,也是降低深水探采成本的需要。
作为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由于技术上的瓶颈,只能在300米水深以内的海域内“潜游”,显然不符合中海油的身份。
为此,中海油于2006年7月启动了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建造项目。据中海油一位内部人士介绍,钻井平台中海油共同拥有知识产权。
该平台属于国际第六代钻井平台,最大作业水深3000米,总投资预计约45亿元人民币。
建成后,它将成为我国首座自行设计建造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而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深水钻井船也只是以个位数计。
(责任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