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0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3%,达到近年来的历史高点。这是央行年内第八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业内部分专家表示,央行此举可能是酝酿年内第六次加息的前奏,再次动用这一货币工具的预期变得愈发强烈。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表示,单一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金融手段,还不能够起到预期的效果。存款准备金率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他分析认为,加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还需要其他政策配合。央行还会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基础上,提高存贷款的利率,尤其是在本月24日前后,金融数据出来前后出台的可能性较大。
从9月份各方的表现来看,央行调整市场的决心在不断加强。在9月28日发布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决议中,央行认为今后应继续实行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适当加大政策调控力度,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介于央行提出“适当加大政策调控力度”的口径的变化,专家对央行货币政策的预期也放大了尺度。中央党校经济学教授赵长茂认为,在继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加上9月份的数据表现,此次央行加息的幅度将在27个基点的基础上所提高,但是贷款利息还将维持小幅的表现。
从央行今年上调的时间表,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频率越来越密集。并且,央行加大回笼资金的动作从11日起就初见端倪,11日分别发行了1500亿元3年期和20亿元3个月期两期央票。
解读·央行第八次上调准备金率
目的
央行旨在抑制流动性过剩
央行表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为了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当前经济问题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流动性过剩,并且在央行多次使用货币政策之后,对于流动性的问题还未得到缓解,且继续存在。
据海关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我国外贸顺差为1856.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9.2%。从央行公布的数据看,中国外汇储备最近两个月的增势稍有减弱,但数字庞大的外汇储备仍然使国内流动性过剩进一步加剧。并且外贸顺差的持续快速增长,加剧了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也给人民币升值带来了持续的动力。
赵晓表示,外汇储备持续增多给当前货币政策操作带来不少难度。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加剧了流动性过剩,使得央行越来越频繁地动用货币政策工具。
上海同济大学教授施建刚分析,央行旨在抑制流动性过剩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态势。但他指出,央行上海总部近日的报告中指出,今年三季度各项贷款增长偏快,9月增幅创下近3年来新高,这些问题,也是央行此次上调的想要解决的问题。“超过1800亿元的资金的冻结,在控制银行信贷方面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对策
将采取多样化货币政策
据悉,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直接冻结银行体系资金超过1800亿元。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员陈维表示,央行年内将还有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以缓解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业内人士分析,央行为缓解流动性过剩、回笼资金,将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发行央行票据、外汇掉期的增多、特别国债市场化发行的数量增加等。
数据 中国外储已达1.4万多亿美元
中国人民银行12日公布数据称,到今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4336亿美元,同比增长45.11%。
中国外汇储备在今年3月末突破1.2万亿美元,6月末突破1.3万亿美元后,于三季度末再度突破1.4万亿美元,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家外汇储备增加3673亿美元,同比多增1983亿美元。其中,9月份外汇储备增加250亿美元,同比多增91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