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魏玮
记者从日前举办的“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获悉,我国自实行振兴中医药计划以来,已基本形成遍布全国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中医药对外合作交流不断加强;中医药法制和标准化建设也取得巨大进展。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建有中医医院3072所,床位数33.3万张;具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者52.4万人,注册医师23.7万人;治疗病种占国际疾病分类总病种的82.83%。此外,我国已建有高等中医药院校32所,有52所综合院校设立中医药专业,在校生27万,部级重点学科78个。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有中医医疗(针灸)机构5万多家,针灸师10万余人。
我国在中医药重大疾病防治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已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重大慢性病及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点传染病的中医诊疗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
我国现已颁布7项国家标准和数十项行业标准。由我国组织起草的《经穴名称》国际标准草案,已由世界卫生组织审议通过;《经穴部位》国际标准草案,也已得到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通过。
世界卫生组织也于16日首次颁布了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该标准包括8大类共计3543个词条,每个名词都有序号、英文名、繁体中文名及定义等。业内人士分析,《标准》是传统医学全球化的一座里程碑,并向全球中医标准化迈出了新的一步。
对于中医药未来的发展前景,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中医要与时俱进,不能仅仅停留在经验和哲学思辨的层面,而应该进一步发展“辨证施治”等先进思想,以发挥对未来的医疗政策、医药工业,乃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上的深远作用。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