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1.67亿元出让六家百货门店,2.07亿元买入华联综超(600361)持有的两家公司100%股权后,华联股份(000882)将告别其百货经营生涯,转战商业地产领域。
百货业务收官
在华联股份此次出售的6家公司中,有4家2007年度中期亏损,其中石家庄华联和呼市华联已经连续三年亏损,兰州华联自开业以来已经连续两年亏损,6家百货公司2004、2005和2006三年平均营业利润率分别只有0.5%、1.28%和1.48%。
虽然公司将百货业务的经营不善归结为百货零售行业竞争过度,行业利润率不断下降;并预计未来百货零售行业的竞争将愈演愈烈,利润空间也将进一步被压缩。数据显示,45家商业百货零售类上市公司2001-2006年度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只有3.1%,息税前利率平均只有0.7%。然而,华联股份在百货零售业内31位的排名似乎说明了其百货业务的发展乏力。业内人士相当委婉的表示,华联近几年来在百货业的表现只能说没有超过其他竞争对手。
转战商业地产
华联股份的这份长达88页的出售、购买报告书中,不止一次地提及中国商业地产的投资价值,表示SM、西蒙地产、凯德置地等国内外地产商高度青睐中国商业地产,2006年全国商业地产(按照商业营业用房统计口径)投资总额为2345.38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5%。同时引用美国机构投资者的预测,预计在中国投资零售房地产的税后回报率在8%-10%。
但是,商业地产领域风险也不小。此前,其投身商业地产的铜锣湾集团已开始在各地出现经营困局,因拖欠货款厦门铜锣湾百货就遭到商家撤柜,最终闭门歇业。
业内人士认为,华联股份认为自身在招商、品牌组合能力(经营购物中心所需要的)比运营能力(经营百货店所需要的)更强,可见公司目前的经营尚未定型,转型是在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
细数手中筹码
在公告中,华联股份称华联集团已承诺在北京姚家园项目、合肥蒙城路项目、合肥长江路项目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后,将优先转让给华联股份,这些潜在储备项目将进一步做大华联股份主营业务。同时,公司还强调通过与新加坡凯德置地的合作认真研究其成熟的商业地产及购物中心运营模式。
华联方面似乎希望通过对这三个项目的运营完成其商业地产“学徒”到“运营者”的转身。而即便华联方面称在招商方面华联综超拥有大量中低端品牌资源,华联集团则拥有一批高端品牌资源,但业内人士依然对其对高端品牌的招商号召力存疑。毕竟,此前华联股份从未运营过购物中心,且集团公司与凯德和新光三越的合作充其量只是让华联与高端品牌商接触的机会,单纯依靠华联品牌进行高档招商更无成功案例。
华联公司内部人士谈及此次转型时,也都将其简单的归结为招租风险比百货店联营要小一些,华联是否做好了转型的充分准备,还存在疑问。
伴随着华联股份的转型,被其甩给总公司的6家百货店的前路难测。由于华联集团的主营业务为投资管理、投资咨询,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6家百货店由集团公司亲自操刀经营的可能性不大。划入集团后是否会再交由集团旗下公司管理或者吸引其他合作方仍需拭目以待。
相关链接:为转型还是为做业绩?
根据华联股份截至2007年6月30日的财务报表,公司资产总额1151242379.56元,负债总额559097555.64元,资产负债率为48.56%,完成此次出售、受让后,由于受让企业无负债,华联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将大幅下降。
“短期内华联股份解决了资产负债率的问题,但是公司的主营业务发展仍不明朗。”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表示,注入优质资产、卖地已经成为不少零售业上市公司维持公司业绩的通行做法。
而这与零售企业“先跑马圈地,再上市圈钱,最后做好单个企业”这一本末倒置的发展模式不无关系。也正是拜此种发展模式所赐,出现了诸如家世界这样因盲目扩张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而倒在上市门槛前的畸形零售企业。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