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宏观经济(2007·秋)”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流动性问题,已不是单靠货币政策就能够解决的了,需要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共同发挥效用,而今后,财政部或将担当起“第二央行”的角色。
全面通胀风险尚不存在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指出,我国目前不存在全面通货膨胀的风险。《报告》称:在强劲的需求带动下,不仅实际经济增长率略快于潜在增长率,而且,物价水平也呈现抬头趋势。不过,当前物价上涨几乎完全是粮食价格所导致的,不太可能形成全面持续、不可容忍的通货膨胀。换言之,当前的物价上涨可能只是局部的短期冲击。
《报告》进一步指出,我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能够由M1、M2及各自增长率的变化所能解释的部分较小,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并非导致我国物价总水平变化的基本原因。
李扬指出,物价走势和宏观经济运行主要由各类来自供给面的实体经济因素决定。除货币政策外,今后的宏观调控更需发挥诸如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其他调控手段,同时在这些政策中寻求协调配合。
《报告》还预测,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水平在9.5%—10.7%之间,对应的通货膨胀率在3%到5%之间。而我国今年的GDP实际增速将快于潜在增速,约达11%以上,或将创下近10年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财政部应发挥更大作用
论坛上,与会专家都承认,当前国内经济运行中仍存在贸易顺差过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等比较突出的难题。就如何遏制国内的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多位专家发表了各自见解。
今年以来,央行已通过多次调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定向央票等调控手段回收市场流动性,但各种问题并未获根本解决。李扬认为,随着居民资产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直接融资手段的增加,今年银行业潜在的“脱媒”压力陡增,通过控制货币供应和银行信贷来控制投资正逐渐失去效力。而今年2月以来,全部存款的增速已慢于全部贷款增速,金融机构的贷存比持续下降。可以预见,即便没有央行的紧缩政策,银行业的流动性头寸也将趋于紧张。
李扬建议,当货币政策在初次分配中不能完全达到调控目的时,应在再分配中利用财政、税收等政策,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比如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廉租房建设等,财政部在其间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有迹象表明,我国未来将进一步强化财政、货币两大政策“组合拳”联动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今年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这一有助于回笼货币的措施被视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加强宏观调控的“创新之举”。
牛凤瑞(中国社科院城市和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城市住房供不应求矛盾可能加剧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预测,我国城市住房供不应求的矛盾有加剧之势。中国社科院城市和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认为,我国城市住宅市场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仍将供不应求。城市化导致持续旺盛的住房需求要求各地适当增加房地产投资,而房地产的调控方向应该是增加有效供给,多建房、建好房应是长期主导方向,也是解决房地产市场价格过高的根本方式。
《报告》披露,近年来,在全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投资不仅占到了50%以上,而且其增速也快于全部投资的平均增速。住宅销售面积的增长率持续高于住宅竣工面积的增长,表明我国住宅领域中的需求大于供给的矛盾正在加剧。
牛凤瑞认为,依靠抑制房地产投资、控制供给的调控方式,并不能遏制房价的过快增长。他建议,坚持住房市场化改革,是政府不应放弃而应承担的责任。打击捂盘滞售,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增加住房有效供给等,才是解决居民住房需求的理性路径。
魏加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资产价格上涨,经济有泡沫化风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魏加宁在论坛上指出,中国经济存在双重风险,一是经济由偏快走向过热的风险;二是资产价格普遍上涨、经济出现泡沫化的的风险。
近四年来,中国的GDP一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7年上半年GDP增长达11.5%。魏加宁认为,我国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伴随着高通胀,这显示经济已出现过热的迹象。此外,我国经济还面临着另外一种风险,这就是资产价格的普遍上涨,也就是经济的泡沫化趋势。
魏加宁指出,资产价格泡沫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房地产业已经有泡沫。根据2000年到2005年间的数据,中国的银行给房地产业的贷款,已经超过了日本当年经济泡沫时期的增长速度。其次,房地产业的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也超过了日本经济泡沫时期的数字。还有,在股市不断上涨的带动下,包括文物收藏品等的价格都在上涨。许多企业,甚至包括小型企业将本该投入实业的资金,投入股市、楼市。魏加宁认为这一情况是危险的,需要引起警惕。
(责任编辑:雍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