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珂随着居民投资意识的觉醒,中资银行理财产品业务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长期以来,银行系理财产品一直追求稳健的风险控制和回报,但随着投资者回报预期的“水涨船高”,银行系产品保本时代出现终结的趋势。
目前,非保本型产品已成为银行系理财的绝对主流。
以今年10月为例,沪上中资银行累计推出21款人民币理财产品,其中保本型7款,仅占33%,而非保本型产品高达14款。今年上半年,国内共推出120款左右人民币理财产品,其中保本型理财产品占37.5%。相关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05年至2006年间,虽然人民币理财产品数量从67个大幅增加到183个,但非保本产品与保本产品的比例并没有显著变化,基本维持在“三七开”。
短短一年左右时间,中资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从占据70%的市场份额锐减到30%左右,可以说,银行系理财产品追求保本、稳健的时代已经终结。
2007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偏好明显增大,不仅非保本产品占据了主导地位,非保本产品也越来越集中于风险更高的投资方向。业内人士看来,在理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下,各机构资金为提高收益蜂拥进入高风险市场,国内证券、基金、银行、信托等投资渠道,实际上正在改变风险逐级递减的局面。
银行系产品逐渐改变“低收益”形象 “投资者喜好变化虽不是银行产品设计的决定性因素,但会对产品的导向有一定影响。”招行总行设计部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而在近日沪上某银行的产品推介会上,该行一相关负责人更直言不讳地表示,新的产品方向,就是为了改变投资者对银行系产品“低收益”的传统印象。
去年以来,国内证券市场的火爆带动基金系理财产品收益走高,让传统的银行系人民币理财产品“相形见拙”。在此背景下,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的产品已不复存在,风险相对较低的投资于非定向债券与信托产品的理财产品比例已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27%左右。传统的、投资于银行间市场的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和企业短期融资券的保本型理财产品,逐渐让位于股票、指数或基金挂钩的结构性产品。产品设计中,比较保守的做法是一部分资产投资于低风险的银行间市场债券,另一部分资产投资于高风险的基金或信托产品,如新股申购类产品。虽然此类产品预期最高收益在10%左右,但仍提供保本。而更激进的做法则是直接投资于开放式基金,并承受二级市场风险的FOF型产品。
银行理财仍不愿放弃“稳健”印象 但《每日经济新闻》发现,虽然银行系理财产品的投资策略逐渐从稳健转向激进,但都不愿放弃在投资者心目中“稳健”的印象。沪上一商业银行理财顾问对记者表示,相比于一些股票型基金高达100%的年收益,银行系产品20%左右的收益虽然不具绝对优势,但如果能提供保本,对部分投资者的吸引力仍很大。业内人士认为,某大型银行曾将不同风险水平的理财产品冠以同一品牌,这些理财产品最初推出时几乎都是低风险的保证收益理财计划类产品,当高风险的理财产品被冠以同一品牌推出后,就对投资者产生一定的误导。
据了解,即使目前被认为银行系产品中风险与收益结合得最完美的“打新股”理财产品,也并非一定“包赚不赔”。“打”新股作为低风险投资,也仅是相对于二级市场风险而言。数据显示,在2004年,美欣达、苏泊尔和宜华木业上市当日都跌穿了发行价;在2006年,中国国航上市当日也出现了“破发”情况。目前,虽然市场对新股的炒作风气很浓,但在股市剧烈震荡的情况下,“打新”被套也并非没有可能,投资者对申购新股的理财产品风险应该有更理性的判断。
(责任编辑: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