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陈辉楠
从今年开始,上海将用三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中心城区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任务,逐步实现供水企业管水到表,通过此次改造防止二次污染,使得居民住宅水质将与出厂水质基本保持同一水平。
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焦扬昨日在市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关于中心城区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和理顺相关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截至2006年底,全市每天的供水能力已达到1138万立方米,中心城区每天的供水能力为777万立方米,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不过,焦扬表示,由于建筑材质标准较低或年久老化等原因,导致自来水的浑浊度、色度和铁等指标时有超标,本市居民住宅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供水二次污染现象。
截至2005年底,中心城区居民住宅建筑面积约为2亿平方米。对此,根据《实施意见》,上海将对中心城区现有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其中包括改造11.4万只屋顶水箱、0.87万只地下水池和1.3万台水泵,更换除部分商品房以外的住宅室内立管,将276万只水表从户内移至户外。
除了对供水设施进行改造外,《实施意见》还明确了供水企业实施“管水到表”,彻底改变以往供水企业只是管到街坊小区的“总水管”,小区供水设施的“水龙头”则是由物业企业管理的局面。
焦扬介绍说,今后供水企业不仅要“管水到表”,还要合理设置服务站点。各服务站点要与各供水企业服务中心联网,形成覆盖中心城区的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服务网络,全天候受理居民用水问题。同时要在小区街坊管道、水箱和水池增设水质检测点,定期公布水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