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商业评论

给白领收入定“标准”的研究目标委实可疑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公布了“2007年全国主要城市白领工资标准”:北京月收入5000元,上海5350元,广州4750元,杭州4980元等等,才算得上“白领”。(《南方日报》11月4日)

  不知道专家们花了多少经费,才“研究”出了上述数据。

虽然“标准”出自权威研究机构,但笔者思忖再三,也想不出研究和公布这样一个标准有什么实际意义。

  众所周知,“白领”是个宽泛的概念,但凡以脑力劳动为主者都可称为“白领”。即便“白领”已经是一个相对定型的名词、一个相对固定的阶层,但其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关于这一阶层没有、也不可能有太过确切的收入标准、经济界限。因此,即便在某些“白领”定型已久的发达国家,对此也只是提出大致的参照标准而不作出特别具体精细的划分,譬如美国的“标准”只是泛泛的“年收入8万美元以上”。而观诸上述“白领工资标准”,月收入却已经精确到了“10元”线。若此,当然令人难以信服。

  由此看来,给“白领”收入定"标准"的研究目标委实可疑:是为了让收入高的白领安心,还是为了给收入低的白领添堵?抑或,是为了引导企业调整白领的工资标准,还是要诱导白领们起而争取自己的收益?实在令人难以明白。

  除此之外,在时下的语境中,该标准甚至亦颇有失德之嫌。对此评价也许有人会认为言之过重,但突兀出台的这一标准,总令人感觉其中似乎隐含着“劳心者”高于“劳力者”的逻辑———给“白领”划定这样的一个工资标准,其依据无非是说只有达到这样的收入才可以“保持一定生活品质”。但是,在当前农民工平均工资仅在千元上下(即便如此还有很多拖欠),而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只有7052元的背景下,单独给“白领”规划出这样一种“收入标准”并“生活品质”,显然没有什么积极和正面的意义。

  因此,这些数据虽然是由权威机构堂皇出台,却实在很“无厘头”。这一事件,再次凸显出当前社科类科研的泡沫化倾向———这实际上才是一个更本质的问题。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刻,无论经济模式还是城乡结构,无论生活习惯还是世道人心,变化无处不在,变化与日俱增。可以说,这样的特殊时期既为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极佳的实验场所,同时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也有赖于社科研究的成果。譬如如何发展法规有效调整新型社会关系和矛盾的问题,譬如进城农民的心理适应问题,譬如压力正在逐年加大的养老问题,譬如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融合问题……许许多多的问题,都需要社科研究者作出不懈努力,在推动学科发展的同时,更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时期,却恰恰有一些社科研究者被浮云遮了望眼,“学术研究”不断趋于泡沫化,其一是表现在水货“论文”“专著”充斥,以骗钱为主的“国学班”等越来越多;二是表现在诸如孙悟空家乡何在、孔子身高几何等“学术成果”经常出现。由是,诸多专家简直类同于网上的“砖”家,贻笑大方。

  与自然科学类的研究有所不同,社科类研究尤其需要“真问题”、“大情怀”,惟此方可显现出学术的价值、责任和尊严。社科学术研究的无厘头倾向,是对学术资源的浪费,对学术责任的背离,对学术尊严的最大亵渎。是故,对“白领工资标准”这类“学术研究成果”,窃以为不能一笑了之。

  

(责任编辑:李瑞)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