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青年报报道,2006年10月10日是15个世界精神卫生日,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目前精神疾病患者约有1600万人,还有约600万癫痫患者。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精神疾病所造成的负担正在以显而易见的势头增长,推算中国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1/4。
焦虑损害身心健康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范肖冬表示,抑郁症是心理疾患的一种。 抑郁症患者50%有自杀行为,其中有1/3的人自杀成功。抑郁症对人类的危害在2020年预计将会排到第二位。
国家体改委公布的一个专项调查显示,中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有很多的心理疾病患者,在最初的诊断中都以为是生理疾病,通常经过一到两年才会找心理医生。除了有关知识的欠缺之外,更多的是不愿也不敢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
在中国,精神疾患还是个相当隐蔽的杀手。通常最初的反应是会感觉到疲倦,抑郁乏力,表面上看是某种慢性病,实际上是长期的紧张压力抑郁等心理因素所致。北京宣武医院神经科姜凤英主任医师根据临床总结出一条规律:遇到困难把原因归结为别人的人多患有焦虑症,遇到困难先责备自己的人多产生抑郁症。而焦虑和抑郁与追求和愿望成正比,与自信心成反比。职位越高、收入越高压力越大,抑郁焦虑的可能就越大。
焦虑和抑郁将加速脱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针对880例脱发患者进行调查发现,3成脱发患者有焦虑和抑郁倾向。据多家医院门诊统计显示,男性型脱发患者的职业大多有精神紧张或工作学习压力大、节奏快的特点。
从中国脱发网论坛上看到,几乎90%的帖子是关于寻求或者讨论治疗问题的,很少有关于解决心理压力的对话。杨勤萍认为,脱发造成的心理问题比生理问题更严重。强大的心理压力往往导致患者对治疗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使很多患者上当受骗,而且也影响到了治疗的有效性。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李国瑞教授指出,脱发让人尴尬,脱发人很难启齿谈自己的脱发问题。在脱发治疗过程中,医生往往会认真倾听病人的诉述,使患者在诉述性宣泄中平复由抑郁情绪造成的失衡心理,同时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识并使抑郁情绪得以缓解。
李国瑞教授认为,脱发人的亲朋、同事应该学会与脱发人“谈脱”,这有助于帮助脱发人用平常心看待脱发,接受脱发现实,从而更好地接受正规治疗。
焦虑催生白领“恐婚族”
婚姻专家指出过分依赖、自我意识太强和缺乏责任感成为申城年轻人畏惧婚姻的三大原因。而因工作及生活压力大而产生的焦虑,则是指年轻人恐婚的最直接原因。
年轻人所担心的婚姻带来的压力,实际上是一种对家庭的责任感,这正是许多都市青年逃避的问题所在。这在长期被父母照顾得过多的独生子女中尤为普遍。当衣食无忧的年轻人要面对因婚姻而使生活状况发生改变的时候,会产生焦虑和恐慌。令人担忧的是,焦虑更加深了他们对婚姻的恐惧心态。
科学院社会研究所专家潘允康认为,“恐婚症”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现代社会心理疾病。现在的年轻人心理年龄很不成熟是造成对婚姻恐惧的关键性因素。年轻人在接受高层次的教育的同时,整个“人生”也随着往后推移。由于接触社会时间不长,各方面都还未成熟,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产生的种种焦虑已经让他们不堪重负。婚姻,看上去是两个人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行为,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程序。因此,焦虑被称为婚姻恐惧症的“催生剂”。
焦虑导致人际交往障碍
社交焦虑障碍的突出表现为在社交场合中对审视、窘迫或羞辱产生强烈的令人无能为力的恐惧;对于这些场合病人往往回避,否则只能带着恐惧去忍受。在社交焦虑障碍病人中,暴露于所恐惧的社交场合通常会引起焦虑,这种焦虑可以提前数周就开始出现,在敏感的人中可以表现为惊恐发作。
心理学家指出,社交焦虑症就是对暴露在陌生人产生持续、显著的畏惧,并且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主要有:
恐怖心理:表现为与人交往时(尤其是在大众场合下),会不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至于手足无措、语无伦次。自卑心理:表现为在交往过程中缺乏自信,缺乏交往的勇气和信心。造成自卑心理的原因除自身评价过低外,往往在过去经历的交往过程中曾受挫折,如受人冷遇、讥笑、指责等;另一原因是对自己期望不高,一旦遇到新交往的环境,就会感到害怕。嫉妒心理:表现为对交往对方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抱以嫉恨,乃至在行为上冷嘲热讽,甚至采取不道德行为。
心理医生建议,诊断和治疗社交焦虑障碍要求助于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确定引起症状的原因是社交焦虑障碍。评定严重程度及变化情况可以采用标准化症状量表,如社交焦虑量表(LSAS)。若病人的病史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的标准,则可以证实该诊断。(马天行 朱梅靓)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