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产经新闻

商场频繁造节意欲套利供货商

  “羊绒节”、“保暖节”、“内衣节”、“羽绒节”、“采暖节”、“热水器节”、“橱卫节”等等,是当季北京各路商家造出来的节。对这些莫名其妙的节,消费者早已麻木,但商家依然会绞尽脑汁“生”造。在泛滥造节的背后,掩盖着商家靠节盘剥供应商利益的黑洞。

  在北京,随处都可以看到商家频繁上演的造节活动。上周,北辰购物中心的“羊绒节”刚结束,西单商场本周就启动了第三届“羊绒节”;以促销著称的中友百货不满足其半个月前推出的购物节,在上周又推出了“购物节中节”;君太百货更是一周过三节:“保暖节”、“西服节”、“羽绒节”;同时,“化妆品节”、“淘宝节”、“服饰节”等也是商家经常推出的节日。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商家除了不放过“五一”、“十一”、春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引进各种洋节如“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外,北京平均一家百货商场一年自造的节少说有近20多个,约2周就过一次节。几百家商场轮番上演造节,商家天天过节毫不为过。

  家电卖场更是造节的能手。苏宁电器两周前的“采暖节”还没“暖热身”,就于上周推出了“热水器节”进一步给淡季加温;国美电器在上周也推出了“厨卫电器博览会”。冰洗节、空调节、彩电节、厨卫节、数码节、电脑节、家电节、手机节等都是国内家电卖场必过的节日,国美、苏宁等卖场基本每周都会推出各种节日。

  记者在走访多家百货商场和家电卖场后发现,在这些造的节日里,消费者能真正得到的实惠并不多。“跟平时的价格差不多,主要是一种促销手段。”商场的一位促销员告诉记者。记者在多家自得其乐过节的商场发现,选购的消费者并不多,节日的泛滥早让消费者倒了胃口。

  既然造节日不为消费者所动,聪明的商家因何如此热衷?实际上,以节日名义向供应商收取费用或许才是商家的真实目的。一家品牌服装供应商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各种节日促销活动中,供应商一般需要支付给商场至少2000元促销费,或者加收5%左右的扣点;商家还会针对不同规模和实力的供货商收取不同的费用;在“节日”促销活动中,折扣、降价的成本主要由供应商承担。

  据了解,供应商交给商场的各种费用还包括:进场费、租金、管理费、广告费、促销费、柜台位置费等几十种费用。这样算下来,商家一年20-30多次的造节,就可以收取几十次的节日促销费,这对于商家来说是一个空手获利的好机会。而家电连锁、超市靠收取供货商各种费用生存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