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环境指标、创新人才指标、创新投入指标等一系列具体的指标,可以有助于政府的政策找到“对症下药”的坐标———
张江创新指数的出台不是为了评估而评估,而是反映实际创新能力的。
期待已久的张江创新指数首次对外披露。尽管,这一数值仅是反映25平方公里内的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创新情况,但由于“张江”被视为上海科技创新的品牌和地标,因此这一指标备受关注。数据显示:2006年,张江园区创新指数为131.3点,比2004年提高了31.3点,比2005年提高了12.8点。
怎么看创新力?
131.3点的张江创新指数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指数?
张江创新指数共由六大分类指标组成,分别是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创新人才、创新投入、创新成果和创新水平。这六大指标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创新情况。
其中,创新成果这一分类指数增长最快。数据显示,2006年,创新成果指数为141点,比2004年提高了41点,比2005年提高了35.3点,创新成果提高速度很快。专家分析,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原因引起的,一是创新投入增长比较平稳,二是创新成果转化比较快。
创新投入增长平稳。数据显示,政府对园区的科技创新投入增加了4.03亿元,增长74.2%;科技创新单位引进和购买技术经费支出增加了0.42亿元,增长15.9%;研发投入相当于增加值的比例提高了1.1个百分点,增长10.2%。然而,更值得关注的是,2006年,园区内经认定的各级研发机构数共增加了23家,综合能级增长50%;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了41家,增长18.1%,研发创新主体的稳步增加说明,张江的创新动力是可持续发展的。
创新成果转化多。这主要是由于园区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合同成交金额为24.17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43.7%,由此,也可以看出,张江高科技园区企业之间的技术转化频繁。但更重要的是,这些频繁的技术转化产生了效益。数据显示,张江高科技园区内,去年每千名科技活动人员拥有发明专利数较上年增加了16.6件,同比增长达84.7%;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实现产值增加了104亿元,增长65%。
是否具有可比性?
那么,这些具体的一个个数值,是否可与国际上类似“硅谷指数”的指标进行比较呢?
据张江高科技园区有关专家介绍,目前,由于这一指数是上海探索性设计建立的新指标,其具体的统计方法与标准,和国际标准并不完全一致,因此,目前还仅仅只能进行“纵”向比较,还无法就某一数值与国际水平进行“横”向比较。但这并不代表这一指数不具有参考性,分析人士可以根据这些数值几年下来的变化趋势,与我国台湾的新竹、美国硅谷等某一方面的情况进行比较。
比如说,就投融资体制而言,张江园区与美国硅谷在这方面还存在差距。在美国硅谷沙丘大街3000号几幢小楼房里,云集着3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大约占到美国创业资本公司的一半,每年投入近100亿美元的风险资金;1999年,硅谷吸引的风险资金达130亿美元,占美国风险投资总量的三分之一、全球风险投资的六分之一,而且90%以上来源于民间投资。2005年发布的硅谷报告显示,在全美范围,硅谷的风险投资比例已从1995年的14%增加到了目前的35%,进一步确立了硅谷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而从张江来看,由于在科技创新的投融资体制建设方面刚刚起步,风险投资机构数量还不是很多,但增长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数据显示,风险投资机构已从2005年的9家增加至2006年的12家,且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风险资金占实收资本的比重也由2005年的43.83%上升到了去年的47.58%。可尽管如此,在张江园区内,大部分基金还是属于政府推动型,如科技发展基金、直接股权投资、政策性金融贷款担保等,这些资金不仅在规模上难以满足大量科技创新企业的需求,而且从严格意义上讲还不是风险投资基金。因此,如何进一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完善风险投资机制,是张江下一步要着重探索的课题。
数据价值在哪?
那么,这些数据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张江创新指数的出台不是为了评估而评估,而是反映实际创新能力的。细细探究指数背后76个基础指标、22个二级指标,不难看出,每一个指标数据都实实在在地反映着现实创新力,如在孵企业数、公共平台服务次数、园区科研投入相当于增加值的比例、引进和购买技术经费支出,等等。在这些分类指标基础上科学测算出来的“张江创新指数”,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上海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二次创新能力。
换个角度看,数值的动态变化过程所反映出来的发展趋势,也大有价值“挖掘”。就拿创新水平来说,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04年的65.6%,到2005年的73.9%,再上升到2006年的77.5%———高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逐年增加,反映出“智力”因素在产业结构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又如,园区内在孵企业数从2004年的81家,到2005年的150家,再到2006年的177家,这说明张江良好的创新环境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成长型企业入驻。
其实,无论是某个数据绝对值的变化,还是数值的连续变化趋势,对政府考虑高科技园区引导方向、重点扶持领域等事关大局的决策,都是有很大价值的。创新环境指标、创新人才指标、创新投入指标等一系列具体的指标,可以有助于政府的政策找到“对症下药”的坐标,突出重点,逐步完善。
尽管,这一指数目前仅仅是针对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但以后会扩大到更大范围。届时,就能全面系统定量反映上海“一区六园”高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客观评估上海的科技创新水平。
尽管,这一指数现在还不可与国际水平“横”向比较,但以后,随着统计方法、数据采集的进一步完善,标准与国际指标的逐步统一,这一指数的国际比较完全可以期待。
现在仅仅是开始,但这个开端很好。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