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经济连续出现出人意料的增长幅度时,国内学术界普遍出现了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担忧。而在民间,许多人担心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是奥运之前的短暂繁荣,认为在奥运会之后将出现衰退甚至萧条。那么,在各方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和是否过热莫衷一是的时候,国际上各方对于中国经济的预期又如何呢?我们究竟应当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和未来发展?
文/周城雄
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英国《独立报》文章《中国掌握旋转市场的钥匙》指出:中国经济只有美国经济四分之一那么大,但增长速度却是四倍以上,而中国新增的需求比整个欧元区还多。
虽然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经济体,但今年美国对世界新增长的贡献少于中国对世界的。“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十年里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不久前,在由布鲁金斯学会组织的一场关于中国经济的高级研讨会上,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盖保德也作出这样乐观的判断。
英国《独立报》的文章还说:中国的出口产生了巨大的贸易盈余,而这种盈余投资世界各地的资产,大部分流入美国政府证券。如果不是中国,世界经济和世界金融市场会比如今更恐惧。而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评价是,中国给予了世界经济一种“积极的供给冲击”,提高了世界经济增长的潜力,导致劳动力、资本、商品与资产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中国的廉价产品为发达国家的低通货膨胀率作出了重要贡献,使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得以降低利率,以促进增长。
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部主任洪平凡博士也认为:入世5年来中国的出口增长呈现年增长幅度20%~25%,是国际贸易平均增长水平的3倍,对国际间贸易发展的促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出口的持续增长给全世界的消费者带来了大量的廉价产品。很多外国厂商和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从中国经济发展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中国已成为除美国之外的另一个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尤其是对拉美和非洲以及一些以生产和出口能源以及原材料为主的国家而言。
中国经济的增长不仅仅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和降低了世界贫困人口的比例,更为全世界资本提供了更高的投资回报,为全世界消费者提供了更物美价廉的商品,也为全球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新引擎。
什么导致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在全世界都瞩目于靓丽的中国经济之时,他们也在探寻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动因。按照自由主义的说法,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是市场化改革的结果。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FinanceCorporation)东亚和太平洋首席经济学家StoyanTenev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于民间投资。一些主流经济学家的解释是中国劳动力低廉,具有价格竞争优势。国际上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解释是外资大量涌入造就了中国经济的繁荣。
实际上,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盖保德说出了中国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中国有一个“高质量”和“高效率”的中央政府,这个政府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一直有很好的思路。我们如果观察全球各国,可以发现劳动力成本、外资和民间投资只是经济发展的助力因素,如果没有一个“高质量”和“高效率”的中央政府,这些助力因素就没有用武之地。许多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国家至今仍然徘徊在低收入和贫困国家的行列,甚至看不到任何经济上的起色。而早期的荷兰、英国以及后来的中国香港、新加坡,从传统经济学的角度看它们根本没有什么资源优势可言,但它们都成功了,这当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的制度优势,也就是高效率的政府。因此,在制度并非十分完善的中国,政府效率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也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保障。
中国经济是否存在泡沫 一段时期以来,对于中国经济是否过热或者是否存在泡沫,学术界也一直争论不休。原摩根士丹利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2006年发表一篇文章——《世界正处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泡沫中》,文章认为继东南亚的泡沫破灭后,中国房地产开始浮现泡沫,也同时导致大宗商品行业的过度投资,中国的过度投资额可能高达约占GDP的30%。而中国的股市从2005年启动股权分置改革以来,上证指数从最低点998点一路上涨,到上个月一度突破了6000点大关,累计涨幅达到500%,45%以上的股票市盈率已经超过了100倍,而沪深股市平均市盈率正在逼近80倍关口。有众多学者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和股市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泡沫,而国外的一些投资银行则更是众口一词地认为中国房地产和股票市场都即将陷入危机之中。这让许多普通百姓对于未来无所适从,到底应该买房还是观望,到底应该投资还是远离股市。
我们可以理解这种担心,毕竟许多中国人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情形。但是,如果将中国放在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进行比较,我们就可以打消这些疑虑和担忧。
从房地产方面来看,有三个因素支持着整个产业的继续增长。首先,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认为,现在我国农村人口是7.4亿,占总人口比重的56%,到2020年农村人口会在40%以下,也就是将会有2亿人口进城,增加大量房地产消费需求。其次,中国居民收入的提高。继2002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首次超过1000美元,达到1100美元后,在短短的四年内于2006年又超过2000美元,达到2010美元。如果照此速度,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2020年实现人均国民总收入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将提前实现。如果人民收入同步增长,那么人们对于住房的需求又会进一步提高。第三,由于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外资流入中国的速度加快,房地产已经跃升为外商投资的第二大行业。2005年9月1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首次披露,外资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中的投资比例约为15%。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显示,2006年上半年,新设外资房地产企业1180家,同比增长25.4%;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利用外资折合人民币167亿元,同比增长32.5%;而2006年第三季度利用外资金额上升到了259亿元,同比增长更是达到46.6%。
而从股票市场上来看,中国股市的行情远远还没有走到尽头。印度股市从4000点起步,经过三年时间已经达到20000点,而俄罗斯股市也由37点上涨到2000多点。台湾经济曾经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股市也由1986年的1000多点,升至1990年3月的12682点。实际上,台湾在1987年人均GDP已经突破5000美元。而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完全具有继续高速增长20年以上的潜力。
因此,无论是房地产还是股市,目前的增长只是中国经济真实增长的体现,而不是依靠投机催生的泡沫,这样的繁荣背后有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
奥运之后的中国经济 奥运会的举办会给主办国带来巨大的商机,可以使经济一度繁荣。但也有些曾经主办奥运会的国家在奥运会结束后,经济逐渐转入萧条,这种情况被称为“奥运后滑坡现象”,或者“奥运泡沫的破灭”,这些国家出现的后奥运现象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担忧。
不过,我认为中国没有必要担心奥运之后会出现经济的衰退或者滑坡,因为中国举办奥运的国情和发达国家或者亚洲新兴国家的情况不相同。
首先,中国的人口众多。一般来说,在奥运之后会有相当部分的人群失业,但是中国人口众多,从事与奥运相关工作的人员在从业人口中的比例很小,几乎不会对整体就业率产生多少影响。而且许多从事奥运建设的工人来自农村,本来就有他们的第一职业,根本不存在失业问题。而奥运会的举办提高了大量劳动力的素质,也使得这些劳动者有可能更好地就业,可以推动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或者进行劳务输出。
其次,奥运之后的市场需求会进一步释放。实际上,在北京举办奥运会虽然在某些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某些消费和投资也有可能受到抑制。例如在北京举办奥运期间,国际游客会增加,但是为了回避奥运高峰,有可能对国内游客量产生一定的抑制。此外,为了保障奥运建设,北京的其他建设投资也会受到一定的抑制。而在奥运之后,这些市场需求就会被充分释放。
第三,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仍然处于2000多美元的较低阶段。举办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拉动在中国经济的增长中所占比重并不大,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即使举办奥运会,中国也需要高速发展几十年才能赶上发达国家,而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不会因为奥运结束而受到太大影响。
总之,奥运之后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是十分明确的,而作为中国经济晴雨表的股市自然也会前途光明。房地产市场只要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不出现过度的投机,那么也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看空奥运之后的中国经济,而应当毫不犹豫地搭上飞速奔跑的中国经济快车,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 (来源:中国青年)
(责任编辑: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