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将以不超过0.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中信集团旗下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信资本控股)所持有的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国际)11.61%的股份,使中信国际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同时中信证券增资中信国际4.25亿美元。
中信国际成立于2005年,原名为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下称中信香港),是中信证券收购中信资本控股在香港的投资银行业务后创立的。目前,中信证券持有88.39%股份。
2006年5月和2007年5月,中信证券曾两次对中信香港进行增资,分别增资3亿港元和2.8亿港元,2007年5月,中信香港更名为"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资本金为6.675亿港元。
目前,中信国际拥有雇员约250人,旗下拥有中信证券融资(香港)有限公司、中信证券经纪(香港)有限公司和中信证券期货(香港)有限公司3家全资子公司。
2006年,中信国际承担了中国银行(601988.SH)、中国工商银行(601398.SH)H股发行的副主承销商,海外业务顺利展开。
2007年上半年,中信国际更是担任了中信银行(601998.SH)H股发行的联席保荐人兼联席牵头经办人。
QFII业务方面,中信国际正式签约的QFII客户已经达到9家,摆脱了中信证券在QFII业务方面的弱势局面。
作为中信证券建立跨境资本市场通道的"排头兵",中信国际的命运一直备受瞩目。
由于近日中信证券与美国著名投资银行贝尔斯登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预案,业界普遍认为,中信证券此次增资中信国际,目的应该很简单,就是为与贝尔斯登的正式合作铺平道路。
根据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签署的合作预案,双方除了相互持股外,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公司将整合双方在亚洲(非中国大陆)的业务,并在香港设立合资公司的计划,出资比例为50%对50%。
公开资料表明,贝尔斯登在香港、东京、新加坡的企业拥有雇员接近500人,承担着除美国本土业务外的主要海外业务。
"目前来看,中信国际的实力与贝尔斯登的亚洲公司相比,明显还具有差距。"11月23日,接近中信证券高层的一位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中信证券如果想在未来的香港合资公司中保持50%的话语权,显然先要给中信国际增强"体魄"。
该人士介绍,目前,尽管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的全面合作预案尚未获得中美两国监管部门的批准,合作仍然存在不确定性风险,但中信证券走出去的海外战略应该不会轻易改变。
按照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签署的合作预案内容,双方的相互持股计划与双方在香港设立合资公司的计划应该不互为条件。
这就是说,即使双方的相互持股计划最终没有获得监管机构的同意,但是双方在香港设立合作公司的合作计划应该可以正常进行。
"综观整个交易,双方的股权安排和业务合作,事实上并不互为条件。"北京一位券商负责人认为,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即使在股权安排上可能存在阻力,但双方最实质的合作,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的步伐已经很难阻挡。双方完全可以先实现业务合作,再完成最终股权计划。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张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