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如何防止经济转向过热的宏观经济问题,专家表示,明年宏观调控应该改变以往“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的调控模式,强化不同经济政策的组合管理,尤其要加强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的投入,让财政政策更有作为。
物价上涨拉低消费率 2007年以来,中国CPI增长处于逐季加速的状态,从1月份的2.2%增长到10月份的6.5%,全年预计增幅将达4.5%。零售价格指数从1月的1.8%增长到10月的5.1%。
虽然到目前为止,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当前的物价上涨仍然属于结构性的,但转化为明显的通货膨胀的压力也日益存在。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由于全国各地恩格尔系数不一样,所以越是相对落后地区,价格上涨高,北京、上海、广东这些发达地区,CPI上涨幅度低于落后地区。
表面上来看,2007年我国社会消费零售名义总额在2006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出现了加速态势,前三季度的增长率分别为14.9%、15.4%和15.9,全年预计为16.2%,达到11年来最高点。
但由于2007年物价水平持续攀升,导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际增长率较2006年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呈现下跌趋势,全年实际消费增长速度为11.7%。
期待财政政策更有作为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志勇认为,实际当前结构性物价上涨给低收入人群带来的生活成本提高问题、宏观经济中消费难以较大范围启动问题,都与分配体制改革没有大规模展开、财政政策的功效有待进一步发挥有关。
去年我国财政收入达到39300亿元人民币,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1.4%,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时期高了6.8个百分点,有权威人士预计,2007年全年财政收入总规模可达5万亿元。
杨志勇建议,明年的经济政策中,应该充分利用财政收入比较好的环境,进一步减少财政投资的力度,同时加大支出结构调整,更加积极推进社保体系和支农政策,提高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社会公益性服务。“此举一来可以增加普通居民消化物价上涨的能力,二来可以为今后的消费升级打下基础。”
此外,有专家建议,明年的财政政策还要与货币政策密切配合,通过特别国债的发行、各种进出口关税和补贴的调整,为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实施提供更大空间。(记者薛黎何鹏)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