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节能减排”、“停贷治污”、“绿色信贷”成了媒体及政府使用频率极高的“热词”。
继11月23日中国政府网发布有关节能减排的“一个通知、三个方案、三个办法”之后,11月29日,温家宝总理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要设立可持续发展专项贷款,鼓励金融机构对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节能减排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可以从上述种种国家措施、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多达20处提及能源问题的词语中感受到它“关系我国千秋万代生存”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是,经济的迅猛发展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来的。能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和人民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如今已提上国家经济发展重要的议事日程。做好节能减排,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健康发展。
为配合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年初,国务院要求,对环保不达标的企业要停止贷款。同期,央行和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将企业环保信息纳入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并要求商业银行把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审办信贷业务的重要依据。7月,国家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项目进行信贷控制,以“绿色信贷”机制遏制“两高”产业盲目扩张。
我国企业融资主要来源于银行信贷资金。实行“绿色信贷”,一可促使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政策,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二可通过减少对污染企业的贷款数目,加大对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具有较高环保价值的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支持,实现对污染企业发展规模的遏制和对环保企业的扶持,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实行“绿色信贷”,亦符合国际潮流。目前,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美国和欧盟的进出口银行都已把环境因素纳入贷款、投资和风险评估程序。国际经验证明,越来越多的政府和国际组织倾向于运用经济杠杆如信贷等手段来迫使企业将污染成本内部化,从而达到事前自愿减少污染,而不是事后再对污染进行治理。
如何通过“绿色信贷”政策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呢?国家产业政策是指导商业银行制定信贷政策的根本。节能减排政策对部分企业构成的风险因素正是银行“绿色信贷”政策制定的基础。控制“两高”行业贷款,推行“绿色信贷”,必然会降低银行的政策性风险和信用风险,使银行通过对低能耗低污染产业的支持,对“两高”产业信贷的限制,来实现自身产业信贷优化,这是一种有效的利益驱动。因此,商业银行正是这样通过对国家产业政策的正确解读和配合,通过制定“绿色信贷”政策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绿色信贷”政策除了目前针对高能耗、高排放项目限制信贷之外,还应推出对能源节约、能效提高和新能源开发项目的鼓励性信贷政策。我国工业化目前处于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时期,这个行业的能源消耗占全国一次能耗的近50%。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GDP单位能耗要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但是2006年单位GDP能耗仅降低了1.23%,全国基本上都未完成全年节能4%的目标,其主要污染物排放不降反升。因此,节能减排除了限制“两高”项目,更要鼓励替代能源、高能效和低排放新能源开发项目,这在现阶段显得尤其重要。这方面国际上许多银行的做法值得借鉴。比如德国,在房地产信贷政策上利用低息贷款等信贷政策鼓励改造建筑物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就收到很好的正向引导作用。
要让“绿色信贷”政策这个推手在节能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了银行方面要积极作为外,国家现行产业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亦应尽快修订完善,使之和目前的“绿色信贷”政策相协调,使其具有相对稳定的可操作性和连续性,以减小“绿色信贷”政策执行中的难度。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