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杜志鑫
本报讯近来,到期的保本型基金纷纷转型,万家保本增值、国泰金象保本增值、嘉实浦安保本分别转成债券、指数和股票型基金,在没有新保本基金发行的情况下,原来7只保本型基金产品目前只剩下了4只。
据了解,目前各基金公司上报的产品也主要是股票型、债券型、QDII等基金产品,上报保本型基金产品的基金公司很少。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胡立峰表示,据他了解目前还没有上报保本型基金产品的基金公司。
海通证券基金研究员娄静认为,保本基金数量减少与保本基金产品固有缺陷有关。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发行保本基金需要找一个担保人,而公司法对于担保有严格的限制。对于持有人而言,保本基金只是对于基金成立初期申购的人有意义,部分中间开放申购的基金,保本也就只保净值加分红,保下来仅0.8元、0.9元。此外,一旦在保本周期内赎回基金,赎回的手续费要高出其他开放式基金赎回费很多。
而一家基金公司负责产品设计的人士也表示,他们曾经也想设计保本型产品,但是首先要找一个担保人,这就面临困难。其次,保本基金在低息环境或者股市表现不佳、甚至收益率为负的情况下才有吸引力,但是现在股市、利率等因素都阻碍了他们设计、发行保本基金的念头。
不过,保本基金作为基金产品中的一个类型,对于很多机构以及个人仍然有吸引力。胡立峰表示,就基金产品结构而言,不能按照短期市场的思路来思考,应该讲究均衡配置,比如配置部分股票型基金、部分保本型基金。而上述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保本基金对于养老制度缺乏的市场,仍然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来源:证券时报)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